只跟不过
为了创造,总是不断破坏着某些东西,罪过也慢慢叠加起来。最终是创造还是破坏,却迷茫起来。
隔壁一个四十岁的女人,是一个完全的家庭主妇,提到电视剧,她瞬间来了兴致,感叹道,电视就是好啊,为计划生育做了不小的贡献呢,以前没有通电,一到晚上没事干,只能上炕生娃。像她这么简单而纯粹的感恩,我几乎有些羡慕。
我所接触最早的电视,是一部忘记了尺寸的黑白电视。人物着装和环境无非黑白灰三色,接收的台也不多,就一个。逢到刮风下雨,还要有人在外面转天线杆。为了看一个阵电视剧,必须咬着牙忍过那些一日重复几十遍的广告。
有一段时间,每每演到精彩的时候,就放广告或者结束。为了吊人胃口,编剧和导演真是煞费苦心。
古装剧里,主人公要被押赴杀头了,刽子手的刀都抡起来了,突然一句,别怕我来了,全家以为天外来客。殊不知,是一个广告。广告在一段日子里十分的长,老说广告很短,不要走开。看广告能锻炼耐性,果然是广告中插播电视剧,
电视剧,何为电视剧,揣摩导演的心思,想要表达的太多,一二集或者三集不能尽情。必须得像兰州拉面一样,甩开胳膊,使劲地拉长,粗细无关紧要,主要是要长。
小时候,警察抓小偷,武侠,抗日(貌似那会的日本人都非常弱智)霸占着银幕。跟反动派斗,斗来斗去,其乐融融。我从中悟出一个真理:坏人的智商,普遍不高。
再后来,偶像剧大放异彩。喜剧的,悲剧的,小白脸如雨后春笋,一茬接一茬。剧情和台词,几乎狗血无比。愣生生把我爱你,变成了假话。为了展现主人公的魅力,制造三角恋,四角恋,五角恋……估计导演考虑到资金有限,不然搞出千角恋,万角恋…..也未可知。其实我有时候觉得,导演与其这般辛苦,还不如弄几张照片挂在上面,直接省事。
后来翻拍也好像风靡过一阵,宣传说是大剧,的确是有大的地方,可偏偏离着大剧最远。导演说要挑战经典,最终基本都挑战了观众的底线。
不知不觉,穿越剧开始火了,大家一股脑的都搞穿越。以各种奇特牛逼方式回到古代,又以无比牛叉的魅力,吸引着古代女人,以无比牛叉的智商,在古代呼风唤雨。镜头下,不仅人穿越了,连背后那堵写着大大的拆字的墙,估计是羡慕嫉妒,也跟着穿越了。
以前演爱情剧,几经周折,结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快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演得多了,大家都开始疲惫了。就演爱情的坟墓,坟墓中的婆媳,坟墓中的家庭生活。真是一条道演到黑。
人物传记里,好人好到了极致,坏人坏到了极致。结果所有的坏人没有好下场,所有的好人都有好下场,所有不好不坏的人,都没有出场。
这几年来,打开电视,选秀节目层出不穷,相亲节目也是你追我赶,你方唱着我登场。零零后的孩子看的节目大抵就是选秀和相亲。告诉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如何在求人的时候,演苦情戏的重要性,以及钱在感情里的重要性。
小时候,看动画片。总是那么向往。现今看动画片,明显知晓了作者的用心,其集数堪比浩瀚,估计跟新闻联播一样,很多人估计都看不到结局。《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确不错,而今,不知道又出了多少版本,估计完蛋也是时间问题。
日历在一天天在翻,观众也一天天在成长。有些人,还要拿着小时候的开裆裤,硬套给成年人,即便是侏儒,他也长高了一些。
看过一则实例:假如一个中国人养猪,发财了。周围的人立马效仿,使劲地养猪。假如这个人养猪赔了钱,周围人本来想养猪的,立马刹车。
假如一个美国人养猪,发财了。周围的人,有的人开买猪饲料店,有的人专门搞杀猪,有的人专门搞猪肉贮存销售生意。大家纷纷做起猪的配套生意,很少有人效仿养猪。
本章已完成!
福运娘子重生了
言神,你辅助掉了
美人谋嫡
龙象帝尊
那些年我们一起学过的忍术
仙界来个小师姐
重生暖婚:娇妻,请上线
天才杂役
赘婿的天书人生周睿
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