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因势知行,格物致知(1/2)
因人之心,择人处位?
听到这八字,众儒生先是一愣,怀疑并未消减,不过,他们对这句话的意思还是明确的。
这话,实在是说的光武善政,顺应人心,选用合适的人在相应的官位上。
“不过,这与将原、草原分而治之,又有什么关系?”
大部分的人还是难以想通,等候邱言的下。
邱言也不让他们久等,便道:“草原与原不同,就算同回麾下,也会生出摩擦,所以顺应人心在所难免,是以要分而治之,就是不让毛病的人,盘踞地位,取舍之间、风化所系,选取什么人、舍弃什么人,关系到的不是一个职位,而是全部领域内的风气。”
张顺则道:“先生是说,让原、草原相杂一处,而不相互离开,会扰乱整支队伍的风气?”
“这只是其之一,要知道这风气一乱,往往不战自溃,更轻易引起内耗,自乱阵脚,无疑是不智的。”邱言回头看了他一眼。
“如此说来,先贤所求的一统、定于一,难道是错的?”这时,张顺眉头越皱越紧,头顶思有些弯曲,这是思绪略有混乱的迹象。
“自然不是错的,那些道理,也是圣贤在体验了列国纷争之后,总结出来的可贵经验,只不过,这话说得是大一统者的利益,从而让后人能以此为目标,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要用大一统的方法,往处理问题。”面对反问,邱言不疾不徐的说着,“终极目标是实现‘定于一’,却不能用成果往处理过程。”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笑,指着在座众人问道:“人人都知大儒学问高深,都寻求成为大儒,但若有学问不足的人。以大儒自处、用大儒的姿势教训他人,你们感到是否正常?”
“自然是不对的,不是大儒,却用大儒的态度看待他人,根本不会有人服气。”这个道理,连华舍都是一想就明。
邱言点点头道:“目标是好的,但哪能一挥而就?要一步一步的践行才对。这是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跳过过程,直接得到成果。你们看到大儒的风光、威仪,不该抱怨自己为何不能如大儒般行事,而应建立目标,一点一点的朝之努力才对。”
讲到这里。邱言心闪过种种记忆,慢慢汇聚在心火之,霍霍生辉,这记忆有信民与心魔附体之人的记忆,亦包含了此生经历,同样也有前世尘封。
很多道理,万世不易。
“所以。分而治之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了混元一统,这个过程,实在就是在教化。”邱言将话题重新拉回草原之事,“教化不是灌输,不能将你感到对的事,生生灌注到他人的心里,而应当因势利导。让他们在寻常的生活,往慢慢领会,最好是能自行领悟出来。”
这话说完,他忽的心头一动,感到一股无形大力从四方压来!
“本来如此,治水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阻塞。本来是这个道理。治水就如教化,根本方法是掘开堵塞的河道、深挖河床,而不是修筑堤防、堵塞水流……”
另一边,人群忽有儒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显是困扰许久的问题想通了,头上的思气柱,顿时暴涨几分。
旁人观之,皆露羡色,其人亦有手舞足蹈之态,但旋即收敛,越发恭谨。
阶上,邱言不顾身上无形重压,续言:“要让那草原之民,领会到秩序之道的利益,然后加以劝导,自然水到渠成,只不过,这个过程急不得、也短不得,急了弄巧成拙,短了要有隐患,邱某亦不敢说自己短短两个月就已达成,最多是埋下了一个种,还待日后浇灌。”
“先生所说的这些语句,从前也在书上看到过,但从来不似这般通透,书上的章,都是看着字句往懂得,难免会显得有些呆板。”胡业适时的出声奉承。
邱言看了他一眼,道:“看书为学,可以致知,将之践行,能够明道。若是知而不行,那还是未知,圣学只是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先知而后行是正道,透过践行,总结出道理,一样可以致知。”
说到这,他指着张顺道:“就像张顺,我上午时,告诉你们自己思考,非是怕你们发问,就算是想出些东西,一样可以往问、往行,再者来说,假如没有张顺来问,我又如何能够说出这番话?你们又如何能够得知?这就是行而后知。”
这么一席话,立时让不少人心生感悟,对邱言提倡的“知行”有了新的认识。
这次讲学,可谓别开生面,邱言先说自己的见闻,引申经义,随着答复他人问题,引经据典,好似与人闲聊,把个事情分析一遍,总结出一番道理,直接拿到当下,套用在在场儒生所做的事情上面,丝丝进扣,就算是华舍都有茅塞顿开之感,露出兴奋之色。
“本来是这样,致知、践行,本来是这个道理!”他一脸兴奋的将所得的感悟,都记载下来,生怕回往之后忘记,但紧随着却又听邱言说道——
“我说了这么多,想来很多人还在怀疑一件事情,就是怎么从平时的琐碎小事,得到道理和规律。”
这话一说,华舍拿着笔急动的手瞬间僵了下来,这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吃货萌妻超甜哒
早婚之娇妻萌宝
回到末世之初
疯巫妖的实验日志
蜜宠小甜心:总裁,轻轻抱
魔法使苍崎青子事件簿
十万个氪金的理由笔趣阁
凌天兑换空间
弱鸡的我,却被正道人士奉为无上圣魔
重生于亡灵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