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至第三百七十章(1/5)

[361]

如果回答太子十分积极勤恳做事和群众(大臣)们打成一片能独立处理政事威望很高的话那太子一定完蛋了。

你爹还在呢现在就拉拢大臣独立处事想抢班夺权让老爹不得好死啊。

既然这个答案不行那么我们换一个答案:

太子平时积极参加娱乐活动不理政事疏远大臣有事情就交给下面去办没有什么威信。

这样回答的话太子的结局估计也是——完蛋。

这又是一个非常类似二十二条军规的矛盾逻辑。

太子的悲哀也就在此无数太子就是这样被自己的父亲玩残的自古以来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关系始终是处理不好的在封建社会皇帝就是

一把手太子就是二把手自然逃脱不了这个规则的制约。

你积极肯干说你有野心你消极怠工说你没前途。

干多了也不行干少了也不行其实只是要告诉你不服我是不行的

让你干你就不得休息不让你干你就不得好死。

这似乎是很难理解的到底是什么使得这一滑稽现象反复生呢?

答案很简单:权力。

谁分我的权我就要谁的命!(儿子也不例外)

朱棣很明白他最终是要将权力交给太子的而在此之前太子必须有一定的办事能力为了帝国的未来无能的废物是不能成为继承人的

所以必须给太子权力和锻炼的机会但他更明白要想得一个善终混个自然死亡不至于七八十岁还被拉出去砍头就必须紧紧握住自己手

中的权力直到他死的那一天!

儿子是不能相信的老婆是不能相信的天下人都是不能相信的

这就是皇帝的悲哀。

好了现在杨士奇先生已经完成了他的思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答案:

“太子监国期间努力处理政事能够听取大臣的合理意见但对于不对的意见也决不会随便同意对于近臣不恰当的要求他会当面驳斥和

批评。”

这就是水平啊在朱棣举办的现场提问回答活动中杨士奇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想出这种两全其美的外交辞令实在不简单。

既勤恳干活礼贤下士又能够群而不党与大臣保持距离在杨士奇的描述下朱高炽那肥头大耳的形象一下子变得光辉照人。

[362]

朱棣听了这个答案也十分满意脸上立刻阴转晴变得十分安详当然最后他还不忘夸奖杨士奇说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朱棣和杨士奇各出绝招朱棣施展的是武当长拳外柔内刚杨士奇则是太极高手左推右挡来往自如。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似乎可以算是武当派的同门师兄弟。

于是永乐十年(1412)的这场纷争就此结束太子党受到了沉重打击太子被警告地位也有所动摇但由于杨士奇等人的努力终于稳定

住了局势。

可是太子前面的路还很长只要朱棣一天不死他就会不断受到朱高煦的攻击直到他登上皇位或是中途死去。

事实也是如此另一个更大的阴谋正在策划之中对太子而言这也将是他监国二十年中经受的最严酷的考验。

在朱高煦持续不断地诬陷诋毁下朱棣确实对太子有了看法但暂时也没有换太子的想法皇帝这样想下面的大臣们可不这样想。

看到朱棣训斥太子许多原先投靠太子准备投机的官员们纷纷改换门庭成为了朱高煦的党羽但杨士奇却始终没有背弃太子他一直守护着

这个人守护在这个看上去迟早会被废掉的太子身边。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

不久之后一场更大的风暴到来了太子和杨士奇将接受真正的考验。

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朱棣北巡归来当时太子及其下属官员奉命留守南京闻听这个消息立刻派人准备迎接但迎接时由于准备不足

有所延误朱棣很不高兴。

其实说来这也就是个芝麻绿豆的小事朱棣同志平日经常自行骑马出入大漠等不毛之地陪同的人也不多像迎驾这种形象工程有没有是不大

在乎的。所以太子朱高炽虽然心中不安却也没多想。

然而后来事情的展大大出乎了朱高炽的意料。

朱棣大雷霆把朱高炽狠狠骂了一顿大概意思是老子在外面打仗那么辛苦也是为了你将来的江山打基础你却连个基本迎接工作都做不

好要你这个废物有什么用?

朱高炽挨骂了心里非常委屈:不就是稍微晚了点至于搞得这么大吗?

至于非常至于。

[363]

朱高炽不知道的是在此之前他的好弟弟朱高煦不断打探他的行动虽然并没有什么现但政治家朱高煦先生整人是从来不需要事实的

他不断编造太子企图不轨的各种小道消息并密报给朱棣。

朱棣开始并不相信之后禁不住朱高煦长年累月的造谣加上身边被朱高煦买通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都市玄真道医 偏执王爷的团宠医妃 末世修真系统 惊鸿变 末世重生小娇妻 潜能学院 不晚 战神王婿 拥有外挂的我杀穿副本世界 超级黄金眼(方扬韩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