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战争论(2/4)
目的的,假借正义或神之名,争夺权力和财产的暴力行为。战争,首先争夺的是权力,是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的从属关系。被统治之人无论是向统治者信奉的神纳贡还是向征税官缴税,都只是统治者所拥有的权力中的一部分。占领土地也是一部分,强迫被征服领地上的女人孩子变成奴隶也是一部分,这正是所有发动战争之人期望得到的无上权力”
“殿下这番话还真是够直白的”
在迄今为止宗教势力依然占有相当高份量的欧洲大陆,敢像彼得这样说三十年宗教战争(1618年至1648年,主要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战争,但受到法国、瑞典、西班牙、波兰、罗马教宗等国家介入和影响)本质的人可是极其之少的,即便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之间互相在暗地里肯定责骂过无数次对方类似的话。
“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波斯和埃及后,兴建了无数名为亚历山大的城市,那么亚历山大大帝是为了什么发动战争的呢?是为了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市政厅的房檐顶部供人顶礼膜拜永远传颂吗?是为了报复波斯帝国曾经对希腊世界的掠夺吗?是为了夺回被波斯人毁灭的众神之城雅典曾经的荣光吗?是为了强迫波斯人改为跪拜宙斯和奥林帕斯众神吗?哦对,亚历山大大帝说他想的梦想是看到世界的尽头长什么样子,只是波斯人埃及人印度人遮挡了他的视线,于是才不得不发动战争。呵呵,那么又是为什么,亚历山大大帝一死,他的帝国就顷刻间分崩离析了呢?”
“若是亚历山大大帝没有英年早逝,而是经历了几十年的统治,那些被征服地区的人应该就会全部臣服了吧”
叶卡捷琳娜撇嘴道。
“嘿嘿,谁知道呢,不过,历史是不能做假设的。当然,或许是这样,如果亚历山大大帝没有中那一箭的话,他的帝国真的能改变现在这个世界的面貌也说不定呢。但是,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亚历山大大帝为什么会中那一箭?这究竟只是偶然,还是冥冥之中的必然?”
“在混乱的战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吧,肯定只是偶然的了”
“呵呵,远的我就不提了,说近的吧,如果勃艮第公爵查理没有战死,那现在的法国说不定已经改名了呢(勃艮第公爵查理战死后,勃艮第公国被法国和奥地利瓜分,原附庸国尼德兰脱离勃艮第后得以建国,奥地利属弗兰德也就是比利时正是由此得来)。你有没有发现,亚历山大大帝,和勃艮第公爵,这两个人之间的共性呢?”
“共性?是因为他们两位都率兵亲征吗?”
啪!
“完全正确!”
彼得笑着打了个响指。
“如果他们二人都待在大军的最后面只负责指挥,想必是很难被敌人击杀的吧?而且就算兵败,也很容易脱离战场。可是,他们都选择了披挂上阵,而且是身先士卒打头阵,亲力亲为,这当然是一种非常容易激发自己士兵作战士气的英勇行为。但是,如果身为一国之主的他们重伤甚至身陨,带来的可不止是军队战斗力的下降,而是整个国家的动荡,野心之人趁乱纷起,无论是多么庞大的帝国也会分崩离析。所以战争,并不是两名披甲骑士提枪对冲,而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整体实力的较量。战争完全不具备如童话故事中白马王子般的浪漫情怀,而是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之间进行的惨烈生死搏杀。正因如此,往往具有骑士精神的国王所统治的国家特别容易崩溃,勃艮第公国如此,巴列丁耐公国亦是如此。所以,看起来非常疯狂、野蛮、非理性的战争,却对幕后的指挥者有着极高的理性、智慧、忍耐力和诸般非人性的要求,正所谓,战争绝非儿戏”
“嗯...的确是这样”
叶卡捷琳娜认同地点点头。
“反观现在的欧洲战场,依然还在玩弄着贵族之间的虚伪把戏,像什么不应当射击贵族军官啦,不应当拼死决战啦,不应当背后射击啦,匪夷所思的例子不胜枚举。呵呵,明明只是一群把手下士兵当低廉消耗品的刽子手,却和敌人之间讲什么礼仪。这样的战争,迟早会被人颠覆的”
想到正常历史中被拿破仑率领的革命法兰西打得满地逃窜的欧洲贵族军队,彼得不禁狞笑了一声。
“可是文明之人,不正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战争吗?”
这下叶卡捷琳娜不能理解了。
“罗马共和国时期,汉尼拔以区区3万迦太基军队,绕过当时还堪为天堑的阿尔卑斯山脉成功偷袭了罗马人,被胆怯之人称为汉尼拔的亡灵;匈奴王阿提拉,被神的代言人称为上帝之鞭,杀得罗马帝国裂成两半;鞑靼大汗,万王之王成吉思汗,以区区20万人从西伯利亚杀到多瑙河畔,灭国屠城无数...试问,是文明被野蛮毁灭,还是野蛮征服了文明?如果是野蛮征服了文明,那是不是就等于,文明并没有野蛮强大呢?如果是这样,空守着那些文明的条条框框,真的就能确保可以赢得下一场战争吗?”
“这个...可是,强大的文明是不可能被野蛮征服的吧!”
叶卡捷琳娜心说你这是在狡辩呀。
“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斗罗炼仙丹
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
萌妻来袭:大叔心尖宠
梨勿归
玄幻诸天最强系统
冰山总裁的贴身神医
异仙列传
萝莉萌妻:腹黑大神欺上身
当修仙混入网游
夺天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