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儒家后圣荀子(约前313-前238年)(7/7)_中华古代名人录_新笔趣阁
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儒家后圣荀子(约前313-前238年)(7/7)

,愚不足与谋知,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正论》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论》天下从之(礼)者治,不从之者乱;从之者暗,不从之者危;从之者存,不从之者亡。——《礼论》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论》君子耳不听**,目不视女色,口不出恶言。——《乐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乐论》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乐论》凡人之患,蔽于义曲而暗于大理。——《解蔽》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乐论》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性恶》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性恶》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性恶》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性恶》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成相》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成相》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子道》5作品一览荀子劝学第一修身第二不苟第三荣辱第四非相第五非十二子第六仲尼第七儒效第八王制第九富国第十王霸第十一君道第十二臣道第十三致士第十四议兵第十五强国第十六天论第十七正论第十八礼论第十九乐论第二十解蔽第二十一正名第二十二性恶第二十三君子第二十四成相第二十五赋第二**略第二十七宥坐第二十八子道第二十九法行第三十哀公第三十一尧问第三十二6后世评论思想家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曾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是说,不应该由自然主宰人,而应该由人来主宰自然,同时也应顺应自然规律;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博学并时常检查、反省自己则能“知明而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他也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后来蒙恬、李斯、韩非等皆为荀子弟子。文学家兼教育家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文章已有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三界第一整容脸 生而为王:荣耀战神 重生之嫁给前任他哥 我靠美貌征服大佬 火影之我在木叶砸金蛋 我的冠军足球王朝 武极巅峰 我能吸引万物 与天齐乐 唐朝名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