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吃河饭(1/2)
深入民间就深入民间,没必要把自己搭进去吧,李文暕坚决反对打扮成要饭花子,去河边修渠。
可屁股结结实实的挨了三脚,当即改了口,说这做官就是一头摆着棺材,一头摆着官帽,他誓死追随殿下。
“这就对了!摆什么小王爷的谱儿,臭毛病!”
“做人得能上能下,你不潜下去,能到想看的东西么!”
李宽就奉行一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家严舒都不怕看,李文暕还怕丢面子么?
李文暕说不过殿下,但作为老叔,他还是有权力嘀咕两句:“不着调呀!”
李宽挑了下眉头,横了他一眼:“你说啥!”
李文暕赶紧摆手:“没没说啥,臣这就下去准备!”
唉!李文暕算是明白了,他和李宽之间,李宽才是老叔呢!惹不起,我照办行了吧!
......,修渠之前,要先清理渠中淤泥。挖淤泥可是个苦活计,清一色得用壮劳力干,岁数大的是真干不动。
这不,长长的队伍中,不断有人因年纪大了,被管事剔除,跪在地上求管事帮帮忙。这些人之所以如此低三下四,就因为挖淤泥,一天多给三斤麦子。
这年景,别说三斤麦子了,就是一把,也能救一条人命。所以,这活计有的是人抢着干,李宽还看见几个人,将手中仅剩的铜板,塞在管事的腰中。
眼见塞了钱的顺利过关,李宽便请教了前面的大汉,这官府的公差,也能这么进?
听李宽是外地口音,又问了这么没见识的话,大汉给他讲了一个道理-有钱能使鬼推磨。谁都明白,挖淤泥是人头分段的,谁愿意自己的渠断分几个拖油瓶。
可没办法,曹州的渠务,是由赵家负责的,多年来一直如此。赵家的长子-赵良,还是曹州的司法参军呢,主管一州的刑狱。
当然,光是司法参军也没什么,听说人家还是皇亲国戚呢!沾了皇室的边,他们家的事谁敢管,刺史敢吗?
听到是皇亲,李宽也是一阵迷糊,李氏皇族这么大,就算是本家子弟,他也认不全,更别说外戚了。
回头看李文暕,他也是一脸懵逼,饶其认识的皇亲国戚够多,也没听说过曹州赵家啊!
那汉子还以为赵家的权势吓到了李宽二人,还悄悄给他们指了,了望台敲着二郎腿的大爷,那人便是赵府的管家-赵全。
官府每年修河、修渠、挖井都是由赵家垫资,所以这里的事自然也由赵家说了算。
凡事涉及水工的,谁不知道是大油水的活计。可谁嫉妒也都是白嫉妒,人家就是树大根深,朝廷里有人!
这句“朝廷有人”可是把李宽噎着了,这跟那句“我爸是李刚”有什么区别。
当然,官府与地方士绅合作,是常有的人,平时捐点银钱、粮食,还得指着人家,适当给点甜头,以后谁帮你。
人家是垄断了河事,家奴也傲慢了一些,可人家毕竟帮朝廷解决了燃眉之急,还有什么好说的。
可汉子却告诉李宽二人,是表面上看,赵家是帮了朝廷。可他们常年垄断河务,这河道上跑的船,都得多交一份船税给他们。
不仅如此,他们家大灾之年低价收田,还收佃户。大灾之年,别人是倒霉,可他们家却赚的盆满钵满。这么说吧,赵家在曹州,那就是土皇帝。
瞧李宽二人年纪轻轻,血气方刚的,大汉提醒他俩,在这挣到的钱粮,都是一粒汗摔八瓣换来的血汗钱,可千万别去对面的柳沟。
“为什么啊?”,李文暕可是瞧见了,不少人都往哪去呢,别人能去,他们为什么不能!
他这话算是问到了点子上,那柳沟,不仅有好吃好喝,还有好玩的窑子和赌坊呢!可那窑子里,都是遭灾了的各家卖给赵家的。
李宽皱了皱眉头:“不太地道吧!”
事,赵家做的是很不地道。可人家是真金白银花钱买的,就算闹到官府,也不会有人管。
更何况,这男人啊,都是这德行,没出息的货。嘴上虽然骂着赵家不厚道,可挣来的钱粮,多数都扔进了那销金窟。
最后,婆娘孩子跟着遭罪,不得不全家卖身,形成了恶性循环,柳沟也正是因此,经久不衰。
老话怎么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话放在他们身上正合适。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又怨得了谁呢!
看李宽二人年轻,经不住诱惑,汉子才善意的提醒他们,别被眼前的玩乐蒙蔽了双眼,玩了玩去,最后把自己玩了。
李宽也是呵呵一笑,指着李文暕,告诉大汉:“他家穷的,连裤子都得换着穿,他爹的屁股上还露着洞,哪有闲钱往那里面扔!”
穷的穿不上裤子,在汉子眼中不算什么,老百姓日子过的苦,都能理解,也没有瞧不起李文暕的意思。
可李文暕听这话扎耳朵,什么叫屁股上面还露着洞,我爹是谁,那是你叔祖,好不好!
急怒之下也顾不得上下尊卑,当即怒怼了李宽一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村长的贴身神医
假婚的秘密
隐爱成婚,神秘总裁圈爱妻
重生之废后倾城
重生成为星球
医手遮天:农女世子妃
福娃在末世
狐狸少爷:一吻定情
赤炎传
我是星际农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