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6章 救时宰相,姚崇(1/2)

第136章 救时宰相,姚崇

作者: 安静l

第136章 救时宰相,姚崇

看完寇准的视频盘点之后,李世民甚是惋惜的叹了一口气,道:“这样的大才要是放在我唐朝,必定可以成就一番功业.只是可惜他生错了年代啊。”

“被人诬陷,未得善终历来有才能的文臣武将,都会遭人嫉妒,寇准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赵佶甚是惋惜的说道。

自从被赵匡胤揍“开窍”,再加上从“后世赵构”那里“发掘出”许多人才之后,他对外的态度慢慢变得强硬了起来。

而赵构却不愧是赵构,他的想法依然跟大多数宋朝管理阶层的人差不多,“寇相的功绩倒是有目共睹,只是寇相对外之策略太过激进,朕也不太认同。”

这时候,一直没说过话,只是默默看着盘点自己视频的寇准本人,终于在长叹一声后,说话了,“老夫能得到如此评价,死也瞑目了。”

寇准晚年还是比较凄凉的,不但被贬边疆,客死他乡,最后就连尸骨都等了十年以后,才得以落叶归根,归葬家乡。

“某最可恨的是,当年未能坚持抗辽,签下了这耻辱的檀渊之盟.”但寇准却依然心系家国,即便是死后,依然惦记着当初的檀渊之盟,这或许早已经成为了他一生的心病。

寇准的事迹让平行空间里的许多人唏嘘不已,也让许多心怀家国天下的豪杰、文人为他打抱不平。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下一期视频很快又开始了。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短视频:盘点历史十大名相!】

【历史十大名相第八位:救时宰相姚崇。】

【制作者:苏迁】

李隆基看到标题之后,立马便兴奋的嚷嚷了起来:“哈!是姚崇!是朕的宰相姚崇!!!”

“李隆基在位时期,唯一还算过得去的宰相,应该就是姚崇了吧。

至于老是跟姚崇齐名的宋璟,在咱看来,但就一个‘不赏边功’的政策,就该被拉出去砍了!”朱元璋好像对李景隆的宰相们颇有微词。

【姚崇本名元崇,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姚崇历经过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先后三次出任宰相,卒于玄宗开元九年,终年72岁。】

平行世界里,有不少官员忍不住赞叹道,

“牛逼!历经五朝,三任宰相,此人堪称官场不倒翁啊!”

“先不说他的政绩怎么样,单看他能混迹官场几十年,身居高位还能得到善终,就能说明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政治家。”

“此人堪称我辈官场楷模,需要向他多多学习才是!”

【姚崇一生三次入相,在其三次任宰相期间都大有作为。

尤其是在唐玄宗开元初年任宰相时,他针对武则天以来朝政中出现的弊端,针砭时弊,提出各种改革措施。

其中姚崇提出的经济改革,再配合他在吏治、军政、文化等方面的整顿,对“开元盛世”的出现,有着非常积极作用。】

【姚崇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小的时候不喜进学,喜爱狩猎。

年逾弱冠也就是刚成年时,他甚至都没怎么读过书。

那为何后来姚崇会从放浪鹰犬的小混混转向专心向学且学有所成的大政治家呢?

这里面倒是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是因为他遇到过一个善于相面的人。

那人对姚崇说道:“公甚贵,异日必为宰相。”

姚崇听后,便回家将这话告诉了母亲,母亲因此劝他读书。

于是,姚崇把自己用于打猎的鹰犬鹞鸟都放掉,专心读书,以求上进。

第二种说法是:有一天,姚崇去走亲戚,见到了一本叫做《修文殿御览》的书。

此书是当时北齐时人编撰的一部书,姚崇翻看了几页后,就喜欢上了,从此一头钻进了书堆里。

不管起因是什么,姚崇他确实是成年后才喜欢上学习的,而且后来还以文学才华著称。】

【姚崇历经五朝,最开始时是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出仕。

不过那时候的姚崇本身不怎么出名,唐高宗李治活着的时候,姚崇是没什么名声的,一直等到女皇武则天上台以后,姚崇才逐渐开始崭露头角。】

【万岁通天元年(公园696年),契丹入侵河北,武则天让朝臣上书,提应对策略。

在群臣上书中,武则天忽然发现了姚崇的才华与政治天赋,于是便便破格提升姚崇为夏官侍郎,姚崇自此跻身朝廷重臣。】

【在政治上姚崇敢于担当,也因此深受武则天喜爱。

姚崇曾尖锐地指出:“重用酷吏残害无辜,其祸甚于汉之党锢。”

对于姚崇批评她的这些做法,武则天非但没有生气,最终加快了结束酷吏政治的进程。

圣历元年十月,姚崇被武则天任命为宰相,仅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从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的老婆是妖妖 网游重生之涅盘成凰 重生八零:肥妻才是家中宝 宝贝儿,咱们再婚 天命赊刀人 流放遇见缩小版的自己,战神傻了 天灾噩梦 跳过谈恋爱不行吗? 林炎柳幕妍 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