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5章 祸从天降,晚景凄凉(1/2)

第135章 祸从天降,晚景凄凉

作者: 安静l

第135章 祸从天降,晚景凄凉

【自从契丹大军南下,攻入中原腹地后,宋朝各地的百姓、军民都开始英勇抗敌。不得不说,虽然宋朝朝堂上最多的是逃跑避战的声音,可宋朝民间却一直英勇顽强的抵抗着北方敌人的入侵。

辽军虽然号称有大军二十万,但他们却是孤军深入,供给线长,粮草难以维系。】

【十月以后,契丹军队在战场上开始节节失利。

尤其是当真宗亲临北城时,辽军先锋萧挞览在澶州城下被宋将李继隆部将张环用精锐的床子弩射杀,极大地动摇了契丹军心。

辽国的萧太后和大丞相,眼见在战场上似乎已经捞不到什么便宜,便转而向北宋统治者“议和”,企图从谈判桌上获得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好处。

宋真宗其实本来就没有什么抗敌的决心,契丹人的“议和”,正中他的下怀。】

“这大宋的皇帝可真是软蛋,这种时候不想着把对手全吃了,竟然还打算议和??”刘彻有些难以理解这宋真宗的想法。

杨广也是感到有些匪夷所思,说道:“痛打落水狗不好吗?议和???”

“没错,这就是大宋的皇帝你永远可以相信他们对外敌时的软弱”朱由检吐槽道。

【契丹提出的议和条件是要宋朝“归还”后周世宗柴荣北伐时夺得的“关南之地”。

宋朝方面的条件是,只要辽国退兵可以每年给辽一些银、绢,但不答应领土要求。

谈判在两军对峙中进行,不过最后还是按宋方的条件达成了协议,剩下的问题就是每年给辽银绢的数量。】

【寇准始终反对议和,主张乘势出兵,收复失地。

主战派将领宁边军都部署杨之,已经夺取幽燕数州,但由于真宗倾心于议和,致使妥协派气焰嚣张。

他们攻击寇准拥兵自重,甚至说他图谋不轨。

寇准在这帮人的毁谤下,最终不得已被迫放弃了主战的主张,而这也大大助长了妥协派的嚣张气焰。

于是,在妥协派的策划下,于同年十二月,宋辽双方订立了和约。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真特么服了这帮傻叉了!”

“当软骨头还能当得如此高调如此自豪.除了宋朝的大官,我实在是想不到还有谁了。”

“唉可惜了这些用鲜血和性命保护国家的士兵、百姓,他们的付出换来的竟然只是一纸屈辱的条约。”

“对不起我宋朝又让大家看笑话了.”

各个平行空间的百姓们都在惋惜和痛骂那些妥协派,就连宋朝的百姓都为此感到丢人和羞愧。

【这一战过后,寇准因为抗敌有功,得到了许多封赏,宋真宗对他也更加的器重。

然而大家都知道,宋朝嘛,但凡有功而且是对外有功之人,不仅招人嫉妒,也容易招到文官群体的压制。

加上寇准本身有些执着,平时有时候说话过于直言不讳,因此还是得罪了一些人。】

【公元1006年,在檀渊之盟缔结仅仅一年多以后,寇准便被免去了宰相之职,被打发去了陕州做知州。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寇准一直在外做官,而留在朝中的王钦若等人,则渐渐掌握了朝堂大权,而且因为他们比较擅长阿谀奉承,因此颇受宋真宗的喜爱。

如果只是单纯的被外放,从此不再回京,寇准晚年或许也不会太过凄惨。毕竟是做了多年宰相的人,在朝中根深蒂固,想要彻底斗倒寇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在公元1019年,寇准却再次返回京城,担任丞相,而这一次却为他带来了沉痛的打击。】

【什么叫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看看寇准接下来的遭遇就知道了。】

【寇准之所以能再次回到朝中担任宰相,其实是因为当时掌权的王钦若和丁谓声望和资历都不够,想要晋升宰辅,根本不够格,所以必须得先把寇准给请回来,借助寇准的名声,为自己办事。

奈何寇准回京以后,根本不吃他们那一套,不愿与其同流合污,于是招来了他们的愤恨。

而此时的朝堂,也与当年寇准离开之前截然不同了。

宋真宗如今身患疾病,将朝政大权交给了皇后刘氏来处理。

刘皇后是个武则天似的人物,对于权力十分的渴望。王钦若和丁谓等人,都是支持刘皇后掌权的人;而寇准回京之后,则是支持太子掌权。

寇准的回归,让他卷入了一场险恶政治斗争的漩涡里。】

【然而就在双方你来我往,谁都奈何不了谁的关键时刻。

一个戏剧性的事件,突然改变了这一切。

当时有个太监,名叫周怀政,和丁谓他们这群人有私怨。

但是,这个人也不算什么好人,因为他想发动政变,尊宋真宗赵恒为太上皇,令寇准为相,太子登基。结果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陆太太的甜婚日常 蚀骨微爱,总裁的双面宠妻 防火防盗防凡少 重生后被霸道总裁惯坏了 重生九万年 华娱:让你拍摄公益,赚了百亿? 我有七个霸道干妈 蚀骨契婚:傅少,请克制 蚀心劫,高政老公强索欢 我在海贼当训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