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刘之协(6/9)

加入本教派的天地会会员。问题涉及清

代中期白莲教与天地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白培相关于“是(李犬儿的)军师”的说法,很值得怀疑,因李犬儿经清王朝反复搜索,并无其人,不了了之。这是否因声望很高,因而白培相以此号召群众呢?上文已指出六省教案里在收元教中并不知名,由此推论,他在湖北地区其它教派中更不会

为人所知。有一种可能,即张正谟被捕后,经统治者严刑拷打,追问的下落,熬刑不

过,随口编造,先是说“是李犬儿的军师”,又讲“李犬儿是的外甥”,信口开

河,不足为凭。类似情况还可在一些被俘者的供词中看到,不再赘述。

当阳起义军领袖陈德本谈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起义前夕,“襄阳老教头姚姓寄信

来说,来年,(1796年,即嘉庆元年)三月初十日是辰年辰月辰日,同教的人要收缘了,知会大家谋反,各造兵器”。“襄阳老教头姚姓”即姚之富,在六省教案后十分严峻的形势下,他已决定提前展开武装斗争,采用了白培相等提出的辰年辰月辰日起事的日期。

总之,以白培相为首的这个白莲教支派,首先提出辰午辰月辰月起义的主张,其后被其

他各支派所接受。又是这个支派首先开始了起义前的物质准备工作。而且如前所述,可能他还曾试图将天地会成员吸收进来,以增强抗清力量。可见这个白莲教支派在大起义的准备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发现有关这个支派的名称及其他情况的材料。

混元教的情况这时却和收元教迥然不同。乾隆五十九年初,王怀玉巳决定返回皖西、豫东,另图发展,后因病不能启程,在六月间去世。“从前曾在樊城贸易,时常往来,本年(乾隆五十九年)八月内已回原籍”太和县,直到十月十五日从扶沟脱逃,他的行止绝无准备起义的迹象。遍查和脱逃一事有关的资料,没有片言只语足表明混元数派当时有起义的意图或行动。两个教派在起义问题上的不同态度,有可能是出现争教事件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收元教各支派从乾隆五十七年起,都在加速扩大组织,将武装起义捉上日程,进行各个方面的具体准备。所以虽在六省教案中遭到严重破坏,许多重要教首遇害,还是保留了

不少骨干和大量教徒,继续牺牲者的未竞之业,在嘉庆元年年初发动了震撼全国的大起义,

而他们也就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将领和基本成员,其核心被称为“襄阳老教。”收元教撒遍

三省各州县的星星火种,终于燃起农民大起义的熊熊烈焰。作为收元教首的宋之清,王应琥等所起的作用,大大超过了,正是他们为这次大起义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所谓“数省之贼皆所传布”,白莲教支派混元教的传布,起了组织作用等说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把起义军称为“混元教军”,理由也不充分。

五、在大起义期间有哪些活动

被清王朝认为是这次大起义的“首逆”和“渠魁”的,原来并没有参加起义的各种活动。统治者在的结案书中明确指出,起义军“滋扰数省,蔓延五年,抗拒官兵……

该逆犯……转在邓州、新野潜匿踪影”。嘉庆元年湖北战场的清军“总统”永保指出:“其一犯,屡次孥获贼匪,讯据供称,并未在此股贼内,及再三询问下落,不能指出确据”。嘉庆元、二年间被俘的襄阳起义军成员也都说“不知下落”时,从襄阳起义军中“逃出良民供称……并未在内,贼匪首曾差人各处寻觅,不知何处”。襄阳起义军著名领袖刘起荣嘉庆二年被俘后证实,“去年四月……曾叫货郎往河南找他()”,等等。对此,自供:大起义后“我想我若在贼营内去,怕打了败仗被官兵拿去,所以在新野、邓州闲散地方同教的人家藏躲,使人不能疑惑,几年隐姓埋名,不敢叫人知道”。为了个人安危,在大起义爆发后,竟然采取了置身事外无所作为的逃避态度。

襄阳起义军重要领导人张汉朝,起义时行将七十,烈士暮年,率领起义军与清军战斗

四年之久,直到战死沙场。其他和年龄相仿(刘在起义时五十五岁),辈分相当的老教首,也是随队行军,进行领导(如姚之富,李全、孙赐俸等),或在各支起义军中,以鼓舞土气(如王廷诏;刘楞等),除刘楞的结局不明外,都战斗到最后一刻,和形成鲜明的对照。

对这次大起义所持的态度,在河南郏县混元教徒的武装起义中暴露无遗。

嘉庆五年六月,的徒弟李杰在郏县准备起事。刚到郏县,李杰“就同商量造反”。认为“人尚少,器械还不齐”,加以劝阻。李杰不听,后供说:“动手,实是我自己的主意”。可见这次小规模的起义也不是发动的。

郏县起义准备不足,发动仓卒,对清河南布政使马慧裕等组织的进攻束手无策,宝丰翟家集一战失败,李杰被俘。的暂缓起义的意见有其正确的一面。

关于起义军“俱树天王旗”,或在大起义中“被遥尊为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武道至强 绝世医妃:夫君太撩人 万界之无敌古神系统 重生之阎王总裁的暖妻 穿七零,各界大佬组团认我当孙女 灵异局特工 为死者代言 抗日之烈焰兵锋 强秦 综艺咖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