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7.第十七章 皇上发现端倪 王金羽要栽了(1/2)

第二日一上班,王金羽就问:

“徒儿的告假,师父问得怎么样了?”

师父说:

“昨日师父已向皇后禀明此事,皇后也将你告假事情转交给了内侍省,只待内侍省下来批文,你便可以出宫了。”

“内侍省的程序复杂吗?”

“他们得审查你在宫中的记录,若没有负面问题,两天可放行。”

“我的金子银子可以带走吗?”

“当然可以,但得提交收入来源。像是你从娘娘或者殿下那里得到的赏赐,一般都不会计较。”

王金羽得到明确答案,放心了许多,他打算近几日找机会去跟娘娘告别。

又过了二日,王金羽倒无所事事,整天都呆在御药房里,一直熬到了下午。他倒轻松自在,可苦了殿下赵桓。

因为今日皇上退朝之后,立马吩咐太监召集三日前领旨写五千论文的皇子们前来交卷。太监迅速通知到各位皇子府中,皇子们立刻带着手稿前来交差。

大部分皇子都相继来到御书房,向皇上先叩礼再交卷,皇上粗略浏览了一下,基本达到要求,至于手稿内容的含金量,需得细阅后方可打分。

然而,那位大多数大臣们推荐的赵桓皇子,却迟迟没有前来。皇上左等右等,始终不见赵桓踪影,不禁怒道:

“赵桓若不来交卷,便自动弃权争夺太子之位机会!”

话音刚落,赵桓气喘吁吁地夺门而入,跪在地上道:

“父皇息怒!儿臣因文稿太多,整理需费时辰,接到父皇召唤,方才抱着文稿前来,让父皇久等,儿臣知罪!请父皇责罚!”

赵佶一看赵桓态度还不错,便不再计较赵桓迟到之事,更何况看到赵桓手中抱着大大一撂文稿,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那一撂文稿实在太厚了,就算前面的皇子所有文稿加起来,都不如赵桓的文稿一样多。

“好——父皇暂不计较你迟到原因,你且呈上文稿来,让父皇先睹为快!”

赵桓跪行上前,高举文稿,呈在父皇手中。赵佶拿在手里掂了掂,足有好几斤重。赵佶好奇,解开红绳,拿过一叠看了看,只觉字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当真难看,实在不好辨认。皇上耐着性子当着众皇子的面一字一字地起来:

“尊敬的父皇陛下……”

众皇子一听,哈哈大笑。皇上本觉得好笑,可众皇子一笑,皇上却不高兴了,怒道:

“为何好笑?”

一位皇子自认为瞧不起赵桓,一边笑着,一边行礼道:

“启禀父皇!这词新鲜,情不自禁地笑!”

皇上看向赵桓说:

“赵桓如何解释?”

赵桓吓了一跳,跪地叩头道:

“父皇陛下受万人敬仰,值得尊敬!”

皇上满意,说:

“也好!父皇当时也没有规定文章格式,此称呼也合乎情理。这去旧辟新之法,倒也值得其余皇子学习!”

一句话搞得正耻笑着的皇子们哑口无言。皇上又念道:

“本皇子赵桓之前不学无术,明知此次文章定不过关,然父皇圣旨难违,依然绞尽脑汁伏案苦苦思索,替父皇分忧原本皇子职责所在,心有千言却笔下难书一字。此决定皇子命运所在之际,本皇子定痛改前非,后学先进,书以下万言耳。

“自大宋之始,历代先祖立下汗马功劳,至父皇继位,更殚精竭虑,将大宋江山治理得异常繁荣,空前绝后。本皇子赵桓应跟随父皇左右,博古通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让大宋再次伟大、威震四邦、誉名海外。

“赵桓虽古典一知半解,然对新知如饥似渴,因天下必然推陈出新,日新月异,遂斗胆建言如下诸语。

“其一,兴农乃富民之本……

皇上越念越吃惊,心道:

“这文章有古怪!”

皇上放下文稿,向众皇子道:

“赵桓跪下,其余皇子退去!”

皇子们相继告退离去,只留下赵桓一人。皇上怒道:

“赵桓可知罪?”

“赵桓不知!”

“这字体明明跟你相同,内容却根本不似你的习性,更不符合诸位大臣们的口味,却句句在理,思维活跃,路子纯熟……如实招来,父皇恕你无罪!”

赵桓全身冒汗,知道小羽子真的给他闯下大祸了。他知道再不实话实说,父皇一下子将他踢出局,那么他真的就无权竞争太子之位了,还不如如实招来,些许还有一线希望。想到这,赵桓便叩首说:

“儿臣回府以后,便知此次太子之位难求,然儿臣心系父皇劳累,做不做太子无所谓,只求替父皇分忧。儿臣便请宫中一小太监替儿臣建言献策,谁知小太监真有些文采,对治国看法颇具独眼,遂让小太监尽情道来。因小公公不在朝政之局中,能看出朝政这朵牡丹之外的一朵玫瑰,超前绝后。儿臣大喜,便尽情采纳,书下此文。谁知事情败露,触犯圣怒,儿臣甘愿受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金闺玉计 术士之书 安徒生童话 总裁夫人上房揭瓦 安徒生童话 神的旋律 女总裁的专职保镖 诸天从武林外传开始 有了暴君读心术,我在宫里杀疯了 毒医狂妃:邪王掌心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