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打死不从(1/2)
朱棣依然在乾清宫接见黄昏。>
免礼之后,让狗儿太监送了一堆批红了的折子去往文渊阁,又让小太监重新泡了茶,一边拨弄茶盖一边淡然道:“用你那心理学、人类行为学、星相学还有什么逻辑学推测一下,朕今日召你来是为何事。”>
黄昏正容正色,“陛下,谣言止于智者。”>
朱棣挑眉,“哦?”>
黄昏心累,就不能敞开了说么,道:“陛下是因为民间流言才传召微臣,但您好像忘了,是微臣提出的天子守国门啊。”>
我提的迁都,干嘛要反对。>
朱棣当然没忘。>
他心中也明亮,这股流言的出现,追究起来还是他自己的失误,在确定黄昏并不是神棍后,还妄想用黄昏来钓鱼。>
结果鱼是上钩了,也给自己惹了个大麻烦。>
关键是这鱼还在水下。>
看不清是谁。>
倒也无妨,就看这一场博弈是钓鱼人赢还是水下大鱼赢,钓鱼人赢了,晚上就是一顿红烧鱼,若是大鱼赢,不过杆折线断,换了装备继续钓便是。>
朱棣老神在在的,“你不是懂星相学么,没什么要对朕说?”>
黄昏心里腹诽。>
老子懂个锤子的星象,本想用历史知识来回答,说什么“异星告变,光芒甚赤,急犯帝座”,这是历史记载里钦天监观察星象的结论。>
但黄昏转念一想,老子要洗白啊。>
不能再迷信。>
于是毫不犹豫的道:“么得啊,最近星空安稳得一批啊。”>
朱棣:“……”>
读书人,就不能斯文点么……话说,对黄昏这粗俗话语毫无反感。>
钢铁直男朱棣本就沙场男儿。>
没好气的道:“看来你这水平有待提高,如今钦天监缺人,要不你去任职,也可以跟着监正多多学习,为我大明效力。”>
黄昏:“……”>
老子不想去钦天监,一点都不想,都故意藏拙了还逃不过去么。>
朱棣,“怎么,默许了?”>
黄昏急忙摇头,“微臣不去,钦天监都是些神神鬼鬼的玩意儿,微臣之学识早已凌驾其上,大材小用了,微臣倒是觉得,内阁挺适合微臣这一身学问。”>
毫不要脸的自吹自擂……>
朱棣一脸无语。>
见过不要脸的臣子,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冷笑一声,“你是怕进了钦天监,这辈子都要老死在里面罢?”>
黄昏暗道可不是。>
不仅老子要老死在里面,老子的后代都得困在钦天监——钦天监也是世袭啊,可恨的是这和公爵世袭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朱棣又道:“这样,你先去钦天监挂一个名,朕许诺你,待办完这一件大事,肯定把你调出钦天监,直接丢入翰林院,如何?”>
反常即为妖。>
黄昏心中暗凛,朱棣这是要搞一场大事,但为何一定要让自己去钦天监?>
结合当下局势,只有一点:朱棣想让流言变得有真实性。这样一来,就会有更多的建文旧臣跳出来反对他迁都,方便他一网打尽。>
但我真不能去钦天监,挂名?>
没准挂着挂着就挂了。>
沉吟半晌,“微臣知道陛下之意,其实不必如此大费周折,微臣一直秉持着为陛下分忧的忠心,近来暗地里调查,怀疑是某个权贵人物卷起的这场暗流。”>
朱棣眼睛一亮,“你知道是谁?”>
黄昏犹豫了下,决定还是不摊牌,道:“只是怀疑,碍于手中没有权势,也没有人手,所以无法继续调查下去。”>
朱棣沉吟起来,“你怀疑的那个人姓什么?”>
黄昏苦笑,“不敢说,不可说,不能说。”>
朱棣知道黄昏的顾虑,也许他怀疑的那个人在外人眼里,是绝对不可冒犯的天潢贵胄,思绪一转,笑道:“那不若你我君臣对照一番?”>
黄昏略有吃惊。>
果然……永乐就是永乐,竟然已经查到痕迹了。>
可锦衣卫并没有查这件事,朱棣又让谁去查的?>
笑道:“可以。”>
朱棣丢给黄昏一张宣纸一杆笔毫,他自己也拿起一支,道:“你我皆写一句,可以隐晦表明此人身份即可。”>
黄昏写了。>
片刻后这对君臣看着彼此的宣纸,相视一笑。>
朱棣写的“御园梅开”,黄昏写的“梅下奔马扬尘埃”。>
皆直指梅殷。>
御园,代表着皇室,朝中臣工姓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阴阳食谱
道长去哪了
蒸汽王座
双生神级武魂,震惊妖帝老婆!
我有一间古玩店
身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有问题吗
调教千金
吴云肖雪燕
无敌从献祭祖师爷开始
逆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