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章 钦天监?老子不去!(1/2)
黄昏走后,景清陷入沉思。>
毫无疑问,黄昏是朱棣的人,今日来此,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朱棣的意思?如果是朱棣的意思,今天来这里的就不是黄昏。>
而是锦衣卫。>
可黄昏既然猜到了自己的意图,为何不去告诉朱棣以获一个大功,而是跑来试图说服自己?>
关键在于,黄昏真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吗?>
景清不信。>
世间哪有真能预知未来的人。>
但黄昏不能留。>
一念及此,景清吩咐了家里人后,从后门离开。>
拐弯抹角遮遮掩掩离开府邸的景清哪里知道,在他身后跟了个小乞丐,一脸人畜无害,直到看见他从后门进入荣国公府,才转身直奔莲花桥平康坊。>
黄昏给了小乞丐些许钱打发走后,坐在书房里陷入沉思。>
打草惊蛇计划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去见景清,并没奢望说服他,而是打草惊蛇,顺着景清这条线找到那条蛇,如今找到了,竟然是荣国公!>
荣国公就是驸马梅殷。>
真相昭然若揭。>
从朱高炽两兄弟接触自己而被贬,到黄金失窃案、赵三娃刺杀,再到上元大火案,恐怕都是梅殷等人设下的计谋。>
梅殷不是一般人。>
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儿,宁国公主的男人,靖难之战中,奉建文旨意率领四十万大军进驻淮安,朱棣灵璧大捷之后,准备渡江进攻京师。>
可淮安挡在路上。>
朱棣一看,哟,妹夫啊,于是写了封信,借口要去给朱元璋上香,希望梅殷能让一条路出来,梅殷拒绝了。>
甚至还把朱棣派去的使者耳鼻割掉。>
朱棣敢怒不敢言。>
只好绕道。>
打下应天之后,朱棣逼迫宁国公主写了封血书,这才让梅殷投降,梅殷回应天时,朱棣说妹夫啊,真是辛苦你了。>
梅殷怎么说?>
这货冒了句劳而无功,只能惭愧罢了。>
这是当众打脸朱棣嘛。>
不过也有些诡异。>
梅殷拥军四十万驻扎淮安,既不主动出击朱棣,也没有在朱棣进攻应天时帅兵驰援,黄昏之前读到这段史书时,一度怀疑梅殷是不是和李景隆一样。>
后来与朱棣的不和,估摸是分赃不均。>
梅殷也是迟钝。>
你看朱棣给宁王朱权许的什么诺言,朱权事后真敢和朱棣平分天下么,还不老老实实被朱棣发配到荒凉之地去了。>
所以自登基后,朱棣总是派人去夜查梅殷府邸。>
又不是真的武侠玄幻,再厉害的人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何况去了那么多次,梅殷很快知道朱棣在监视他,于是越发不爽,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写到了脸上。>
朱棣看不顺眼梅殷。>
因为这妹夫不给他面子。>
梅殷也看不惯朱棣。>
因为大舅子不信任他,甚至无时不刻不想办法把他这个妹夫给弄下台,所以梅殷有充分足够的理由对朱棣下黑手。>
当这件事涉及到梅殷后,黄昏了然了真相。>
上元大火这种大事,景清干不出来。>
只能是梅殷。>
梅殷现在没有兵权,但在朝中势力并不弱,京营之中也还有他的心腹将领,所以上元大火那一夜,朱棣若应对失策,梅殷怕是已经帅兵杀入紫禁城,然后扶持朱文圭当皇帝,梅殷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隐帝啊。>
梅殷有这个实力,朱元璋曾夸他可为儒宗,其儒家成就极高。>
但千万别因此以为这货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是正儿八经的儒将。>
没点能力,朱允炆敢给他四十万兵马?>
可惜……>
朱允炆遇见了个虎父犬子李景隆不够,还遇见个见死不救的梅殷。>
梅殷接下来会怎么做?>
黄昏绞尽脑汁,发现储备的历史知识中,关于梅殷的记忆不多,永乐年间,并没有多少事情牵涉到他,这就让人有些为难。>
身为穿越者的优势发挥不出来了。>
而且很被动。>
因为梅殷他们令人在满城散布谣言,说自己预测朱棣迁都之后会有天怒,这是摆明了利用自己阻止朱棣迁都。>
黄昏沉思许久,决定改变策略。>
不能再不变应万变。>
要主动出击。>
必须击溃梅殷势力,才能保证永乐盛世的到来,才有可能救下景清甚至更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天剑意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修行不老实,师娘赶我下山祸害师姐!
不好意思,认错人了
绝品神眼
基因帅哥
八象天心诀之人皇
我的鬼眼校花
冷少的娇妻
主公,你的谋士又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