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天爵之人(2/3)
意改立皇后,主要是因为赵飞燕出身微贱时,就及时将这消息通报给成帝。同时,他也在太后面前尽力为立后一事斡旋,终于得太后有点松动。成帝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以提高赵飞燕的出身。
一个多月后,终于下诏正式改立赵飞燕为皇后。
几经周折,改立皇后终于获得成功,成帝非常高兴。通过这一事件,淳于长不仅赢得赵飞燕的感激,更重要的是取得了成帝的极大信任。在成帝着来,没有什么大事比帮助自己将宠爱的赵飞燕立为皇后更令他高兴了。反正皇帝手中有的是官爵,他决定给淳于长晋爵。
别看成帝糊涂昏庸,有时却也颇为清醒。他知道,单凭浮于长助立皇后一事就给以晋爵,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必须另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淳于长又毫无政绩可言。不过,在那个时候,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样,“欲加之功,何患无由?”成帝终于想起了不久前的一件事:成帝即位后,开始修建自己未来的陵墓。后来又觉得霸陵曲亭南面的地势雄峻、开阔,于是重新在曲亭以前修建昌陵。昌陵动工后,将作大反(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解万年提议因陵置邑,并从其他地方迁徙民户以充新邑。从发展的眼光看,这开始就是一件坏事。但淳于长提出反对意见,主张已迁往新邑的民户各还故乡。这一主张得到一些大臣的支持,也得到成帝的赞成。这本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当时也就很快过去了。如今要给淳于长晋爵,成帝认为可以在这件事上做做章。于是,成帝下诏,旧事重提,大大称赞了淳于长一番,他“首建至策,民以康宁。”乃以此为由头,封浮于长为关内侯。
关内侯是当时二十等爵的第十九级,仅次于彻侯,封有食邑若干户,有按规定产数征收租税之权,地位显赫,非一般官吏可比。仅隔几年,成帝又封淳于长为定陵侯,享有在法前的封国。淳于长无功受此显爵,真是恩典非常。从此,淳于长大得皇帝的信用,成为皇帝身边少数几个宠臣之一。
货权纳贿“贵倾公卿”的权势像催化剂一样,使浮于长内心深处的贪欲急剧地膨胀起来。如果此前他还贪迹不显的话,那是因为他少权乏势,贪赃对他来,乃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而现在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既是侯爵,又是宠臣,可以为所欲为了。淳于长的贪,突出表现在收受贿赂上。
淳于长利用自己是皇帝宠臣的身份,广泛交结诸侯和各地牧、守,当然是大获成功。因为在封建社会,皇帝的一时喜怒,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升迁降黜,甚至生死存亡。多少人就是本摸准这一点,往往动辄获咎,言出祸随,甚至落得身首异处、全族被诛的悲惨下场。一些诸侯及地方官为了升官,必须投皇帝之所好,因此及时地了解皇帝的好恶和意图,就非常重要了。其次,朝中的政治风云极为复杂,瞬息万变,远离朝廷的地方官甚至一些诸侯为了不致于糊里糊涂地卷进政治漩涡,也极需随时掌握朝中的形势和风向。更重要的是,地方官要升迁,就需要有人经常在皇帝面前美言和引荐。……所有这一切,都是非皇帝的宠臣所不能。而淳于长正具备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淳于长也把自己的权势视为待善价而沽的“奇货”。你给多少贿赂,我就给你多少消息,办多少事情。一些诸侯和地方牧守为了各自的目的,大肆贿赂淳于长。淳于长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所以,短短一两年里,光是地方官的贿赂加上皇帝的赏赐就数累“巨万”,使淳于长顿时成了暴发户。
行骗诱赂当初,许皇后因赵飞燕的诬告而被废以后,居于长定宫。许废后的姐姐许氏因其丈夫龙思侯已死,一直寡居在家。好色的淳于长竟与许氏“私通”起来,并娶其为“妻”。许废后鉴于淳于长的权势,乃通过姐姐大肆贿赂淳于长,希望他在成帝面前替自己情,求复为挺好。淳于长立刻就认识到这是诱取贿赂的极好机会。他知道许皇后被废以后,虽无地位权势,但所藏私财一定很多,正可以乘机大捞一把。他欺骗许废后,答应在成帝面前为其情,并许诺一定劝成帝立其为“左皇后”。抛出这个“诱饵”,许废后信以为真,不惜一切地贿赂淳于长。而淳于长不把她的财富彻底榨于决不罢休。每次许氏到长定宫去看妹妹,淳于长都要她带信给许废后,不是正在等待时机,就是皇上正在考虑。可怜的许皇后把这一切都当成真的,沉浸在“左皇后”的幻想之中。她把自己多年积蓄的珍宝源源不断地送给淳于长。据史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淳于长诱骗许废后的金钱乘舆服饰物前后达“千余万”。他凭着这些贿赂广蓄姬妾,纵情声色,过着荒*无耻的生活。
贪心不足的淳于长还想继续诱骗下去,不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场大祸正悄悄*近淳于长。
当时在朝中辅政的是大司马、骠骑将军、曲阳侯王根,是皇帝的舅舅。由于身体多病,几次上疏请求退休。而那时最有希望接替王根的就是淳于长,因为他位居九卿,又是皇太后的外侄,更是颇得成帝信用的宠臣。他自己也认为代替王根辅政者,非已奠属。
淳于长哪里知道,还有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圣墟(圣虚)
六道真仙
微光暖暖晴方好慕寒
天师
桃花夫人
夺情总裁:豪门老公不及格
深入溺爱
大运通天
超品神宠
重生之商界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