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老兵 下 捕鱼者(2/4)

令人向往的地方。看他的水平,至少和自己的老师差不多了。

“这位记者同志,你可一定要采访一下姜师傅。”

“是啊,姜师傅都快70了,一个人租种那么多田,就为了学校的孩子们。”

村民们一听是记者来了,顿时围过来,希望张蜀生采访一下这位姜师傅。

“乡亲们,我今天还没有想好采写的对象,本来是想下来采访一些跟学校有关的事情,如果你们说的属实,我就采访姜师傅了。”张蜀生高兴地说道,看来这个姜师傅有些不凡。

“记者同志,乡亲们说笑的,我一个糟老头子有什么好采访的。”姜师傅被众人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自谦地说道。“要采访你可以去采访那些老师,他们才真的艰苦,有一个刚毕业的女老师,还是城里的大学生呢,被家人来找了几次,就是不愿意离开这里。”

“记者同志,姜老师傅可是中法战争打过法国鬼子的,就凭这点,您也一定要采访下他。”

然而,姜老师傅一听这话,顿时脸色有些难看,叹气道:“三伢子,那都是多少年的事情了,我告诉过你们多少次了,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

老人家似乎心情有些不好,叹了一声后,赤脚下田去除稗子去了。

居然是一位中法战争的老兵,张蜀生不禁肃然起敬,当年中法战争的惨烈,他也有所耳闻,那时候在镇南关,在整个中越边境,中**队面对法国人的洋枪大炮可谓是死伤惨重。然而,正是这种惨烈代价换来的胜利,却被清政府一手葬送了。

望着稻田里那位身影落寞的老兵,也许当年他所在的排棚(清军基层编制排、棚)只剩下他一个人也说不定。

张蜀生虽然很好奇这位老兵的故事,但见他落寞的身影,并不太想去叨扰他,又回答了身旁一些村民关于农作物种植的疑问后,他准备去学校毕竟,下乡一趟,不到学校看看太可惜了。这是了解基层教育的一个好机会。

“张记者”

张蜀生正要翻身跃上自行车,身后传来了姜师傅的声音。随即停下来,笑着回头道,“姜老爷子,可是水稻还有什么问题?”

“不是,听说你要去学校转转,我给你带路吧。”

“那真是太好了。”

就这样作为一个普通人,张蜀生在这位中法战争老兵的带领下,来到了红豆村小学。听他的介绍,也对这个学校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是一所三个村共建的当时政府拨款,运来水泥、砖瓦后,三个村只花了半个月就把小学盖了起来。那个干劲真是没得说,从打地基砌墙开始,村民们都是没日没夜的干,在教学用品和教师到位后,当月就开始了招生。

“那位在上音乐课的小芳老师,是从昆明音乐学院毕业的,专门给孩子们上民族音乐课,可惜现在听不到她的笛子吹奏教学,为了不耽误其他班上课,她的音乐演奏都安排在下午放学后,很多学生都带着竹笛去听她上课。”姜老师傅带着张蜀生校一角,远远地望着教室,给他介绍那位城里来的‘叛逆姑娘’,“听说这孩子家里条件很不错,可她依旧执意下乡来教书,真是不容易。”

从张蜀生的角度望去,那是一个梳着两个辫子的年轻女老师,人长得挺端庄的就是很文秀的女孩。

随即,两人又在学校里转了转,张蜀生发现,学校的教学气氛很好,从远处依稀听到的教学内容来看,都是很有水准的,可以发现老师的准备做得很充足。学生们听课也非常认真,没有一个人故意开小差偷懒,听姜师傅生们都以上课不认真为耻。

而学校里的设施虽然比较简单,但也齐全,比如水泥砌的乒乓球台,虽然没有铺草但却平整的很好的操场,篮球场上两个结实的篮球桩子。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学校居然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图书馆。虽然西南非常重视建设学校图书馆,但这个图书馆的藏书规模明显超过了小学的等级,至少达到了初中的规模。

“姜老师傅,您怎么来了。”

这时候,远处一个中年人看到了姜师傅和张蜀生,高兴地过来打招呼。

“走,姜师傅,去我的办公室坐坐,喝喝茶。这位是?”

“这是城里来采写新闻的记者。”

“啊?原来是城里的大记者进屋里坐,今天你可算来对了,要好好采访一下姜师傅。”

原来这位是红豆小学的校长唐成和,在唐校长的介绍下,张蜀生算是对这位姜师傅有了完整的了解。

这位姜师傅确实是一位中法战争的老兵。

当年,这位老兵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升迁为清军营长的机会,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职务了,就算最后告老还乡都会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村里的人并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只是知道这位老兵回到了家乡后就用一点积蓄盖起了房子,随后一直在家种田。他会一手很好的雕刻刀功,总是教乡亲们一些雕刻的手艺,村里不少人都是他的徒弟,这也算是昆明解放前,当地一样很重要的谋生手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如懿传:嬿婉如春 她被偏执大佬宠在心尖顾安西薄熙尘 装了十年舔狗后,我上恋综爆火了 修仙女配剧情结束后翻盘了 快穿之女配在地狱模式野翻了 苏宇林烟雨 都市全能仙帝 网游:开局获得无限剑制 人在东京,妖魔榜第一 不负穿越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