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节日本(3/4)


&ns;一个日本不愿看到的中央政府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复苏速度令日本惊讶。在得到了美国和德国帮助后,在经济、军事方面以看得见的速度飞速发展,经济方面,以钢铁为例,早在1911年。中国沂州、汉阳两大钢铁基地的总产量就超过了30万吨!将日本彻底甩在了后面。据日本掌握的情报,1913年底,中国的钢产量超过了55万吨,而日本只有25万吨。尚不足中国的一半!石油方面。山东油田日产原油2500吨以上。日本基本是依赖进口。械加工方面,中国在1910年~1913年的四年间,从德国和美国进口的床超过了一万台。在济南、上海、武汉、南京、西安、太原、沈阳、长春、洛阳逐步建立了工业基地,可以生产汽车、纺、自行车及普通床等“高精尖”产品了,中国人自行设计的小汽车早已超过了日本,他们甚至可以在美德技术的支撑下产生军用飞!除此之外,医药、化工方面的成就也令日本感到惊恐,中国在火炸药领域已经超过了日本,而受益于瑞士斑马公司的技术支持,中国西药制造和研究也走在了日本前面。

新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东北的大豆在组建农垦兵团以及实施农业订单模式后产量逐年攀升,成为出口创汇的主力产品之一,仅1912年就为中国创汇1900万美元。石油,有色金属的出口量逐年增加,江浙一带的纺织业发展迅速,使得日本传统的出口优势项目受到了挑战,中国在生丝、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步极为明显,正在抢夺日本的出口份额。他们在两广、琼州建立了橡胶基地,日本反而要向中国进口生胶和橡胶产品了。

交通方面的情况也令日本担忧。尤其是新中国铁路建设成就斐然,京沈新线的提前通车(1914年3月全线贯通,比计划提前了9个月)令日本开始担忧起南满的安全来。因为即便日本加强司令部设在天津的中国驻屯军(原清国驻屯军)的力量也无法阻挡中国内地向关外的增兵了。为此,日本开始增加南满的兵力,从一个以护路为主要目的的旅团增设为师团(不满员)。

最令日本感到担心的是中国的发展速度,据日本经济部门估算,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20%,照这样发展下去,领导亚洲的还会是日本吗?

这种局面的形成其实就是大国和小国的区别,中国有着丰富的物产和无尽的人力资源,一旦消除内乱,建立坚强有力的领导中枢,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后,其爆发的潜力绝不是一个岛国所能比拟的。

经济的复苏必然导致军工的进步。1912年日本得到了中国自行研制的半自动步枪,认为已经超越了陆军列装的明治三十八年式步枪,无论是备弹、射速还是杀伤力都超越了日制步枪,唯有精度稍差。中国在德国的全力帮助下已经可以生产150以下的火炮了,弹药的生产基本实现自产,不再依赖进口。

1913年,日本零星的情报经外交部汇总后递交军部,情报全面评估了中国的军事潜力,认为中国已经可以抗衡日本了。但这个结论并不为所有阁员所认可,尤其是参谋总部,认为日军一个联队足以击败中国的一个步兵旅,完全不接受陆军省的结论。关于中**事情报有一个附带的建议,因受制于国安总局越来越强大的反间谍能力,强烈要求建立专业的情报构以加强对中国的情报收集。之前,日本是没有专门的情报构的,这份报告虽未得到军部特别是陆军参谋总部的认可,但促使了日本国家情报院的成立,这是后话了。

回到正题。

在欧战爆发后,日本朝野一片欢腾。对日本朝野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井上馨公爵给日本陆军的灵魂人物山县有朋写信,认为欧洲发生的大战是对日本发展国运的佑护,日本应立即停止政争,和英法俄联行动,确立日本在东亚的绝对领导地位。

井上馨元老给山县有朋的信里隐藏着多重意思。是时,日本内部问题重重。

首先是极度虚弱的经济。日俄战争后,为日俄战争而发行的外债本息已经超过了日本年度预算的二倍,达到10亿日元。因为没有得到一分钱的战争赔款,日本为了偿还外债还要再举外债。偏偏日本贸易又出了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在传统的出口项目上受到了中国的挤压,连年入超,经济陷入困境。这种情况下,军部还要继续增加军备投入,那就只能依靠增税了和削减财政支出了。其结果是内阁和大藏省极力抑制陆海两军的扩军预算,以至于海军和陆军为了争夺有限的预算资源发生激烈的争吵,总理桂太郎因此辞职。日本军部为了实现各自的拨款要求,不得不分别走向政治策动的道路,军部力量开始介入由政党和藩阀微妙平衡的政界,使其均衡导致了动摇。

其次是日本海陆军之间越来越深的矛盾。1913年“西门子”事件被曝光,海军因高层人员巨额受贿问题被披露而推到了风口浪尖。长期受海军压制的陆军总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情满四合院之彪悍人生 在第四天灾中幸存 我带领小白兔征战万族 艳妆:误入鬼局 末日七年 斗营 仙界丐帮 处男收割机[快穿] 不好好做题就要当反派 毒步天下之宦妃毒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