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日本(2/4)
甲巡洋舰为一线主力。而当时的日本海军已经拥有9艘战列舰和8艘装甲巡洋舰符合这个要求了。考虑到替换问题,海军部认为为维持这个目标,七年内只需6000万日元的造舰费,财政并无压力。但考虑到技术的急速进步,特别是无畏舰的出现,这个计划并不先进。于是海军部于1910年提出了一个庞大的造舰计划:准备建造以12艘无畏舰和8艘大型巡洋舰为核心的超豪华舰队,预计费用为65亿日元。
这个计划拿出后,海军自己也觉得有些过分了。时任海军大臣的斋藤实将计划削减至8艘无畏舰和7艘大型巡洋舰,并于1911年提交内阁申请批准。
内阁没有批准该计划,但增加了海军的造舰经费大约2200万日元。
日本的举动刺激了美国。美国在外交上既不信任俄国,也不信任日本。当日俄战争爆发时,美国采取了“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先让日本干掉俄国再说,所以大量认购日本的战争公债,为日本提供了经济上的帮助。
但日俄战争结束后,美国很快发现自己有可能与日本发生战争了。1906年10月,美国旧金山教育委员会采取种族隔离措施。指定专门学校供日、中、韩学生就读。满清和韩国不敢吭气。但日本人不干了,日本已经不是黑船入侵时代了,立即援引《日美通商航海条约》的有关条款提出严厉抗议,使得日美关系骤然紧张。以至于国务卿伊莱休鲁特给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备忘录中悲观地认为:如果一切都指向战争。那么就一定会发生战争。鉴于美国舰队主力置于大西洋。而巴拿马运河尚未通航。美国亚洲舰队绝非日本的敌,最悲观的估计是日军席卷菲律宾、夏威夷甚至美国太平洋沿岸各州。
这份备忘录吓坏了罗斯福,连忙追问海军的对日作战计划。海军总司令杜威上将却不敢做出令总统满意的肯定答复,学习着日本人的行文习惯,“在战列舰舰队驶离大西洋90天内,有足够的优势在东方支配海洋。”
罗斯福自然很不满意,下令海军部、海军总委员会及海军军事学院制定对日作战计划,最终在1911年拿出了著名的“橙色”计划。
美国对日的警惕性骤然增强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新中国一切有关造船方面的要求均给予满足,进而对新中国海军向美国的购舰及舰炮制造方面的技术购进也一路绿灯就有了合理的解释。美国人希望在东亚出现一个足以牵制日本的国家,这个国家只能是中国。
而日本则因为新中国的横空出世极大地改变了其国防战略。
大陆政策的确立使得中国成为日本蚕食或鲸吞的目标。绝大多数政治家基于这样一种假定,只要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况,中国就绝不是日本的对,日本就可以从容不迫地实施他们的大陆战略,自朝鲜而满洲,然后逐步蚕食中国。所以日本一直扶持孙文的排满革命,不惜拿出资金和武器给予其支持,甚至帮助孙文实现南方的独立以分裂中国。除了支持革命党的排满,日本还像一个老练的赌徒一样多方下注,对袁世凯为首的北洋系甚至满清都加以扶持拉拢,以实现干涉、掌控中国内政的目的。
起初日本人对崛起于山东的蒙山军势力起初并未太注意,直到1906年底龙谦率第五镇主力南下湖湘镇压会党暴动,日本才关注起蒙山军的动向来,遂有卷入针对龙谦的广州行刺事件。但日本人万万没有想到,蒙山军起兵后竟然摧枯拉朽地推翻了满清帝国,连日本曾认真评估过战力的北洋新军也被蒙山军打的一败涂地,不等日本拿出一个针对中国局势巨变的总体策略来,蒙山军已经定都北京,进而席卷神州,建立了一个日本所不愿看到的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了。
新中华外交倒向了德美。那段时间里,新中华并未公开流露对日本的敌视,当然其间也出现了一些龌蹉,比如汉冶萍公司债务的争执,因间谍案驱逐外交官事件的发生。但两国关系基本是正常的,新中国承继了满清对日的负面资产,日本的在华利益并未受到公开的侵犯,特别是南满铁路的经营权仍被日本牢牢掌握在里。随着新中华政治体制的建立,日本一部分元老甚至有拉拢中国的意图,而中国同意向日本出口原油(折抵庚子赔款)缓解了日本朝野对中国的敌意,对于1910年中俄因外蒙问题而爆发的军事冲突,日本就站在了中国一方,他们认为俄国对日本的威胁远大于中国。
但这种短暂的“和平共处”随着新中华经济军事的飞速发展而逐渐恶化了。日本人惊恐地发现,新中华并未出现日本政坛领袖所判断的内讧(桂太郎和西园寺公望便预言新中国效仿英美议会政治注定失败)。民主体制下包藏的是强人政治,一个以龙谦为核心的军事政治集团已经彻底掌控政局,满清、民党以及独立于满清之外的北洋军事集团被次第扫平,中国已经没有可以抗衡龙谦集团的政治势力,更不用说是军事势力了。&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空间:摄政将军是女人
林门闺暖
海贼之称霸世界
从肉体凡胎到粉碎星球李牝安婉怡全文完整版
穿越影视游戏世界
乱世谋身
崛起1640
天良缘
废土崛起
海贼之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