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1/3)
自从和李云龙吵翻后,马天生加强了和北京的联络。实在,以他的地位,要想直接和中心“**”小组联络,资格还差点儿。那些炙手可热的大人物需要考虑的事情多着呢,哪里会把一个普通军职干部放在眼里?马天生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他的热线那头是部队政治部分新崛起的一位首长,这是他的老上级了,多年来对马天生一直有着提拔重用之恩。这位首长当时和中心“**”小组有着千丝万缕的接洽,其地位正如日中天。
马天生把本市的运动进展情况向老首长作了汇报,特别是李云龙的问题。他认为,本市“**”运动的最大障碍是李云龙,此人仗着资格老,有些战功,对中心“**”小组的战略安排一直采用阳奉阴违的手段,这种人在党内军内还有必定的市场,代表了相当一批高级干部,他们对“文化大革命”一直抱有抵触情绪。
热线那头的首长听了马天生的汇报,似乎很感兴趣,沉吟了半晌才说:“我听说过李云龙这个人,记得抗战时他似乎是附属129师的,你手里有他的材料吗?他是谁的人?哪个山头的?告诉你,中心现在奋斗很激烈,输赢还未见分晓。这一点,你要特别注意,党内虽说喊了几十年反对山头主义,但山头确实存在,这是事实。几十年的武装奋斗,能没山头吗?从1927年至1929年,党在不同地区的武装起义就搞了上百起。红军时代的一、二、四方面军加上红25军和红26军,抗战时的115、120、129三个师和新四军,山西决逝世队,广东的东江纵队,海南岛的琼崖纵队,解放战斗时的四大野战军,哪个不是山头?你查一下,李云龙是属于哪个山头的,这一点很重要,党内奋斗历来如此,人事关系、组织关系盘根错节,不把情况摸明确,弄不好会把自己搞进往。”
老首长的丰富奋斗经验使马天生佩服得五体投地,那种审时度势、纵横捭阖的政治奋斗经验,没有几十年的锤炼是拿不下来的,马天生感到自己差远了。
李云龙的简历是明摆在那里的,马天生经过仔细研究,创造李云龙的情况比较特别,他哪个山头也算不上,又和哪个山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长征之前他属四方面军,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同中心红军反目率四方面军掉头二过草地,恰巧李云龙那个团没接到命令,原因是传令兵在传令途中不警惕陷进沼泽淹逝世了。李云龙一觉悟来创造四方面军都走了,他还纳闷了半天。他哪里知道党内高层中的奋斗,他想得很简略,到哪儿不是干红军?跟谁干都一样。恰巧他的团队驻地离**的一军团很近,李云龙便主动找上门往请求编进一军团,对于这白捡的一个主力团,**自然没有拒尽的道理。因此,这次党内奋斗使李云龙鬼使神差地成了**的部下。长征到陕北后,1938年张国焘脱离**,来自四方面军的干部都挨了不同程度的整,唯独李云龙没事,他属于大红大紫的一军团,谁敢打他的主意?
抗战初期,八路军的三个师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花名册上只有三万多人,粮饷子弹只按三万多人发,而八路军实际上人数已达八万人。于是成立了若干个独立团,李云龙的独立团也成了国民政府不承认的“黑户”。先是划回到129师刘伯承麾下,后又回了386旅的陈赓。最后干脆在晋西北打出块地盘来,成了单干户。解放战斗开端,李云龙团是刘邓的中原野战军的主力团,参加了中原突围,千里跃进大别山。淮海战斗前,李云龙部配合华野打援,完成任务后却不许回建,粟裕将军和刘伯承不知做了笔什么交易,李云龙部又稀里糊涂地编进华野十一纵队。1949年初,全军重新整编,李云龙部又附属于三野兵团。如此算来,李云龙回哪个山头呢?**、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陈赓这些元帅、大将都当过他的上司,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第一野战军也和他有点儿渊源,由于他抗战时老部队129师386旅的一部分在解放战斗时参加了守卫延安的一系列战斗,后来成了一野的一个主力师,这个师的一个主力团的前身是李云龙独立团的一营。这样一来,李云龙和四大野战军都能扯上点儿关系。
政治奋斗的经验告诉马天生,想扳倒一个元帅或一个大将并不难,由于他们的地位太高了,离政治旋涡太近了,一有风吹草动便注定在灾难逃。而李云龙这类的将军则不同,由于他复杂的经历,使他在军内的关系盘根错节,他不同时代的老战友构成了这支部队的中坚气力,这些将军不是当野战军的军长就是省军区司令,官职固然不算很大,但都是手握兵权的实力人物,他们离高层之间的政治奋斗较远,想扳倒这样的将领,政治借口是不太好找的,也轻易引起部队的不稳固。
马天生认为,他和李云龙的抵触不是出于个人恩怨,重要是两人之间的政治观点南辕北辙。“文化大革命”是毛**亲身发动和指挥的,其目标是防止修正主义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使领导权控制在无产阶级手里,使红色山河永不变色,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除此之外,别的都是小事。可李云龙的表现引起了马天生的政治警觉,他凭直觉感到,李云龙对“文化大革命”这个群众运动抱有很深的偏见和反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零家属院:和闺蜜一起嫁糙汉
约战之精灵传记
最强人生选择系统
我是正经大明星
宗念林沅
亿万宠婚:首席老公太高调
教皇请登基
京城第一金剪
从深山道观开始,举世闻名
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