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节(3/4)
纯技术问题”。
既然是通邮,那就涉及到办理邮务的机构,而这里面最难的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机构。
中方主张在长城口建立一个专门的商业机构运营邮政,以避免与伪满邮局打交道。这本来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可是日本人的目的不在于真正解决问题,而是要在这里面变出花样来,所以他们要求由中“满”双方邮政局出面,而这显然不那么“纯技术”了。
高宗武当然不肯答应。
双方谈判就这样“僵”了下来,而且一“僵”就是两个月。日本人也不是傻瓜,他可不会让你一直这样由“僵”而“拖”,在软硬兼施都没有达到目的情况下,不惜当面向高宗武发出威胁式的摊牌:你说吧,“行”还是“不行”,一句话的事。
高宗武冷静解释了一遍中国的立场,然后明确答复:不行!
日方代表没想到对方如此有种,敢这么“直挺挺”地对他们“说不”,当时就呆住了。随后宣布谈判完全破裂,再没什么可谈的了,然后扬长而去。
谈来谈去竟然谈“崩”了。这个结果让黄郛也没想到。前面高宗武临危不惧,毫不怯场的态度他很赞许,能拖上两个月也可见水平,可是真弄“崩”了又不好了,因为这显然不符合“不能冒险”的交涉原则。
高宗武一出谈判会场,还认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是成功的,黄郛会因此夸奖他,未曾料想后者摇了摇头,大有不以为然的样子。高宗武顿时来了性子,当即对黄郛说,如果产生后果,责任全由他一个人承担。
那意思,你们是不是都怕了,我不怕。
黄郛看着眼前这个愣头青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倒是他旁边的殷同嘀咕了一句:这种谈判是出不了英雄的。
我们不能因为殷同后来真的成了汉奸,就完全否认他当时代表中方立场且争取国家权益的努力。实际上,从前期他负责的谈判来看,此人称得上是精明无比,仅谈判技巧一项,就远非初出茅庐的高宗武所及。
用黄郛的话来说,大家来进行这些谈判,就是为国家“唱戏”的,仅仅是戏唱得好不好,够不够水平的问题。
可是高宗武并不愿这样理解。自己勇敢地对日本人说出了“不”,不仅得不到同僚的肯定,反而还挨了批评,心里面真是又委屈又窝火。黄郛老前辈的资历和身份在那里,他不能明顶,对殷同就不那么客气了:你不是笑我想当英雄吗?告诉你,我离开南京之前就没想过要做英雄,更不会靠日本人来当铁路管理局局长。
后一句话明着就是讽剌殷同的,亦可见高宗武之年轻和不顾场合的意气用事。
(599)
2010-04-2914:01:05
在这段时间里,日军并没闲着,仅天津驻屯军就举行了两次军事演习,寻衅打架的腔调一览无余。黄郛非常着急,希望作为谈判主角的高宗武能够退让一点,以便重启中日谈判,缓和华北的紧张气氛,但高宗武就是不听他的。由于意见不统一,后者甚至还给汪精卫发了个电报,说黄郛对中央不满,这样的话,他只好收拾行李回南京去了。
此时正好老蒋到北平协和医院检查身体。黄郛便希望老蒋能出面劝劝高宗武。老蒋果真两次召开高宗武,不过并没有劝,连责备的话都没有一句。
老蒋待部下的态度是看人打发的。如果你是军人,哪怕是黄埔嫡系的,不管职位军衔有多高,都可能弄得你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据说曾有一位旅长被他召见,尽管做了些准备,见了面后还是紧张到浑身索索发抖,嘴唇机关枪一样突突地抖个一停,连一句完整的话也答不上来。老蒋还纳闷呢,以为可能是天气太冷的缘故,对方冻得受不了了,于是便走上去摸了摸他的衣服,用关心的口吻问是不是衣服穿少了。没曾想,不问不要紧,一问这挺大一个人竟然当场就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把老蒋自己都闹了个大红脸。
出糗的还不止他一个。另有一位师长,本来老蒋是想升他官的,他自己也做足了功夫,所以见面时基本没出什么纰漏。可是就因为精神放松了那么一点点,出门后一个不小心,差点滑倒在地。老蒋看见了,就说此人沉不住气,不堪大用,从此再也不提升迁的事了,你说惨不惨?
然而如果你是文人,那就另当别论了。老蒋深谙跟文人打交道的秘诀,这些人好的其实就是一个面子,你只要满足他们这个虚荣心,找你麻烦的人就少,否则的话,对方虽然没有枪杆子,那笔杆子和嘴皮子可都不是好惹的。
对高宗武,老蒋也大抵是把他当成一个恃才傲物的秀才对待的。同时,这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老蒋处理对日交涉上的矛盾心理,即既不想得罪日本人,又要在国人面前显示自己“强硬”的一面:与黄郛的政整会属于中央派出机构不同,高宗武代表的是外交部,直接就是中央,怎么能不体现一下“国家之正气”呢?
高宗武认为老蒋对他是默许和支持的,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其实老蒋在医院里跟黄郛还有更深一层的谈话。
此次谈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有一幅山河社稷图
恋上钻石王老五的吻
我的能力是抽卡
重生之创业时代
最强神医混都市
终极奇才
张亮兴汉
凰命王妃
请叫我海雾大小姐
洪荒:疯了,让我在鸿钧面前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