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1/3)
2009-12-1321:11:06
在旁边看着干着急的日本人同样倒了血霉。他们派到哈市上空进行侦察兼轰炸的1架飞机被炮兵营给打中了,晃晃悠悠地落了下来,迫降于距哈市西北8里路的松花江南岸。防守这一地区的是丁超的骑兵,他们随即打马过去看新鲜。
本来想抓活的,没想到飞机上的两日本飞行员一个劲地顽抗,甚至还想干掉两个骑兵给他们垫背。真是找死,结果都被当场击毙了。
伪军本来还能再抵挡一阵,但他们又碰上了那个令他们心悸的时刻——最喜欢玩心跳的胡子大哥宫长海骑兵旅忽然从侧后闪了出来。
他们这些人平时大概对这类游戏早已司空见惯了:劫人财物,就得唿哨一声,然后从不知哪个角落里杀将出来,不然那还叫胡子?
伪军对这一阵势的反应,和那些被打劫的客商一样,惊骇万状,扔下财物(枪)后,撒腿就跑。
宫胡子带的都是骑兵,仗着马快,在后面拼命追,而且一追就是30里,沿途俘虏了大把的伪军。
哈尔滨保住了。从行将陷落到转危为安,哈市人经历了一场过山车似的经历。
李杜首次担当总指挥,举重若轻,出击神速,此间誉之:飞将军。
虽然首战告捷,但李杜本人的心情却并不轻松。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手上这些部队,真正能拉出来溜溜的只有冯占海部和由他兼任旅长的第24旅,其它吉林东北军看上去装备倒还行,却因为长期乏于训练,在实战能力和军事素质上都差强人意。
这种情况下,就得约人帮忙。
首先想到的当然是给少帅发电,请他出兵山海关,南北夹击。
大家都知道这个希望很濒茫,可总要一试。
电报发出去后石沉大海。
北平的张少帅对此保持了可怕的缄默。不仅未有支援,连江桥抗战时的口头鼓励也不见了。大概自马占山撤至海伦后,他对黑龙江局势已经感到意冷心灰:齐齐哈尔打成那样,还不是被日本人给占了,哈尔滨再怎么折腾,估计也难逃厄运。
1.兄弟啊,人都是有血性的,宁可站着死,绝不躺着亡,虽然结果看似一样,但却有着本质区别。
无奈,李杜只得另想它法。
和日本人斗到现在,若论东北豪杰,非北面的马占山莫属,虽然他已经退到了海伦小城,却仍然是抗战的众望所归。
李杜怕自己一个人没有说服力,拉上丁超一道去面见马占山(后者此时还未公开降敌),希望双方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军事机构,共同抗击日伪进攻。
在李杜看来,海伦有马占山的边防军,哈市有自卫军,如联成一体,定能在北满形成一个铁拳头,整个东北抗战形势将为之一变。
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一个颇有远见的战略建议。
但是一方面,马占山已不是江桥抗战期间的那个马占山,思想已处于急剧动摇之中,另一方面,东北将帅的一个痼疾也在此时暴露无遗,那就是不团结,喜欢各打各的算盘。
江桥抗战,马占山在最危难的时候,他没见李杜、冯占海过来帮忙。反过来,看到哈尔滨这里危机重重,马占山也准备坐视不救。
对李杜的建议,他口头应允,实际上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他主动向李杜、丁超提出,说必要时要派部队前去增援,并补助50万发子弹给他们云云,其实也是空头支票一张——看着李杜他们远途赶来,不好意思不说点好听的,敷衍敷衍而已。
这样一来,什么好建议都白搭。
哈尔滨危险了。
(275)
2009-12-1321:12:45
更正一下:“1.兄弟啊,人都是有血性的,宁可站着死,绝不躺着亡,虽然结果看似一样,但却有着本质区别”。前面的“1”是没有的。不知道为什么更新时多了。
2009-12-1321:18:31
lz好象有点约写约细,只挑痛快地方写——
兼答我的窗外有棵树兄:
这几段其实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哈尔滨保卫战的前因后果。另外本帖不是为写史而写史,“有意思”的史料是其所要涉及的一个重要方面。
2009-12-1321:34:54
请假条:
1、家里有事,至少得有一周时间没法上网,因此也无法更新,但绝不是太监,请弟兄们多担待。
2、王小波(不是农民起义的那位)说过,所谓文学,就是: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这位王兄还说过,他喜欢把文章写得有趣。
我无能力达到前辈之要求,但衷心希望大家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没有味同嚼蜡的感觉。
3、还是那句话,一直以来,感谢大家能雷打不动地陪我聊天,听我吹牛。一周后,我将再次回到这里,享受每天发帖更新时的快乐时光。其实,对我而言,只是看看兄弟们的回复,哪怕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妻诱人:总裁别太猛
魔帝妖妃
我与她们的恋爱模拟
狼灭仙途
蛇夫
雄兔眼迷离
流星山河
明朝小正太
废材要逆袭:殿下宠上瘾
封神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