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道士的生活(3/6)_天医星宗_新笔趣阁
道士的生活(3/6)
大典,不过即使他们精于传戒仪范,也无权当十方丛林的住持,这一点似乎是默契。只要存在着道派和师承的不同,这种情况就不可避免。 清初朝廷准许这一地区每次受戒人数可达两千,传戒时间可长达一百天。1800年以后受戒人数逐渐减少,到了清末每次受戒人数只剩大约五百人,传戒时间也缩短到五十三天。民国以后每次传戒的人数没有规定。 1927年至1949年北京白云观没有开过坛,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关系。清代朝廷慷慨赏赐钱币,维持白云观及其开坛传戒的开支;到了民国时期白云观只有完全靠施舍了。1927年的传戒据说耗资两万元,没有富裕护法的施舍是办不到的。传戒一停全真教就像天师道一样名存实亡。(略去一张白云观传戒表,表中列举了1808年至1927年间一共传戒三十一次,其中有几次人数超过所有其它龙门丛林传戒人数的总和。例如1882年,其它龙门丛林传戒共264人,而单单白云观就传戒525人。白云观最后两次传戒是在1919年和1927年,分别为412人和349人。 道士的装束 我在北京时,一队日本摔角队正访问中国。有一天一位书店的中国职员问我:“这几天很多日本道士来北京,他们来干什么?”我莫明其妙,问他在哪儿看到日本道士。他说:“你没瞧见在东单牌楼那些大块头吗?”他把摔角运动员叫做道士,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说得对,摔角运动员束着头发,穿着宽袍,至少在装束上确实像日本道士。 道士显着的特点是束发盘髻,一般戴一顶扁平的混元帽或南华巾,顶髻用木簪或玉簪别住。 道袍一般是青兰色。青色象徵青龙,主东方生气,五行属木。青色还表示道士是道教始祖东华帝君的流裔和传人。道袍不单只有兰的。 也有黄的和紫的。方丈可穿黄袍和紫袍,逢到节日圣诞一般道士也可穿黄袍或紫袍,但没受过戒的不能穿。(略去道袍的名称、规格、穿着时节以及各种头巾、冠簪的详细说明。) 按仪范惯例戴什么冠簪一定要配什么头饰,有一定的规矩。道冠有月冠、五岳冠、莲花冠、三台冠等,有木制的也有玉制的,用法很讲究。道士一定要当完童道,举行了“冠巾礼”以后才能簪发戴冠,以戴月冠为最普遍。穿着道袍也有沿袭的规矩,什么道袍一定要配什么冠簪都有规定。道士穿着鲜艳的道袍,戴着亮晶晶的冠簪和头巾,登着白布袜和船形的“云鞋”或“青鞋”,与现代的情趣相去甚远。道士的装束看起来真有离尘脱俗、飘飘欲仙之感。 道士的用具也有很多规定。“仙钵”和“规”是受戒时正式发给的。仙钵有铁的、木的和漆的。到山里采药用铁的,可以当锅用;在丛林的斋堂里用木的和漆的。规是一块红布,一米半长,八十厘米宽,四周镶着约十厘米宽的黑边。规的用法有三种:1.完全展开表示最高的崇敬。2.半叠起来表示对尊神上仙的敬仰。3.完全叠好,做经忏时挂在手臂上表示肃敬。规的尺寸大小和佛教法事中用的“具”差不多。《昆尼日用》一书中说明了“具”的用途。 以上谈的是全真教而不是天师道道士的装束。一般来说全直教道士注重个人清修,要上山找草药,因此道袍比较轻便朴素;天师道道士注意祭祀威仪,大部份时间花在诵经念咒上,又讲究圣诞祭典,所以道袍比较考究。[略去对道袍的详细描述。] 挂单的规矩 全国各地的道士常常云游到十方丛林来住庙,叫做挂单。挂单的规矩很严格,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只有条件合格,才允许挂单。例如白云观的挂单不留条件是:籍贯、三代不清者不留;有传染恶疾或染有不良嗜好者不留,被其它常住开革得有通知者不留;奇装异服、短发疯狂者不留,妄言异端、江湖术士、炉火符咒、占卜星相者不留,课诵不熟者不留;年龄未满者不留。 挂单的程序是一整套盘诘:新来挂单道士首先到十方堂,进门之前要高呼:“堂主老爷,慈悲!”。堂主在里面答应:“慈悲!”!挂单人进去谒见堂主,恭听丛林的威仪和清规,然后领取一个枬袋,盛放自己的物品。 其次挂单人到迎宾房,在门口高呼:“迎宾老爷,慈悲!”,迎宾道士在里答应:“慈悲!”挂单人进房,先三拜朝参神位,然后三拜叩见迎宾,口念:“拜见迎宾老爷”。迎宾道士一拜回礼,口念:“拜见”,于是迎宾开始检验证书戒牒并盘诘履历派别、姓名三代以及在何处出家等情况。如果没发现什么不合的地方,迎塞把询知情况登录在木牌上,接着考诵挂单人功课经文。如果考询合格,迎宾把木牌交给挂单人,遣往客堂,会见知客。他一路上经过每一个殿堂都要叩头三拜朝参,到了客堂,高呼:“知客老爷,慈悲!”,知客答应:“慈悲!”,这才进去谒见;先三拜客堂神位,后向知客三拜行礼。知客于是再次详细核问,并再一次考诵更多的经文,如有差错,立刻显露。 这次考询如果合格,才准挂单,新来道士可以松口气来到云水堂,仍然先朝参堂内神位,然后谒见堂主和副堂主以及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盛宠皇子妃
古界仙坟
开局一把古筝从头砸到尾?
青春当自强
专属宠爱:甜心,么么哒
夫君,不服咬我呀
我不想继承
病娇影后,萌萌哒!
捡个世子来冲喜
奋斗在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