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杀向政事堂(1/2)
不得不说,赵二当初做得太过分了,哪怕几十年过去了,身为赵二的孙子,赵祯想起老祖宗的作为,也是满头大汗,心里发虚。
沈端指出陈琳要帮着太祖一系恢复皇位,哪怕赵祯再不敢相信,也必须要查!
不知要查陈琳,还要查各种消息,看看究竟有没有苗头,尤其十几年前,当时有人就跳出来,推荐过太祖的后代,要求过继……这类的情况,必须仔细清查,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谁,再替赵大后人摇旗呐喊!
经过一番查证,陈琳那里没有任何证据。
可市面上各种手抄本,各种文章,茶馆,酒楼,那些说书唱戏的,还真有不少赞颂赵大的,还有人煞有介事,讲着斧声烛影,说什么皇帝得国不正,应当还政云云……
放在几年前,这些情况赵祯大可以一笑了之。
但是在这个当口,皇帝再也忍不了了!
必须查,一定要查到底,牵连进去的,一个不留!
赵祯有些神经质了,他觉得凡是和赵大有关系的人,或者说赵大的子孙后代,都不应该放过!
赵祯一遍遍念叨着:“朕躬德薄,朕躬德薄啊!”
皇帝语气凄凉,杜鹃啼血,听着心酸。
可不是吗,三代人,章,表演戏曲,更有陈琳一般的逆贼,想要恢复太祖一系的皇位呢?”
王宁安满脸为难,欲言又止,赵祯立刻鼓励道:“景平,朕心已经乱了,现在能信任的人,也不过就是你罢了,你还不说实话吗?”
“这个……臣斗胆言之。”王宁安理了理思绪,然后在说道:“陛下,臣以为所谓恢复太祖一系皇位,不过是个借口,或者说,只是为了他们的行动,增加一点说服力而已!”
赵祯蹙着眉头,又问道:“那景平以为,他们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
“反对变法!”王宁安轻轻吐出了四个字,便不再多话。
倒是赵祯,却陷入了沉思。
聪明不过帝王。
赵祯思索了半晌,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不得不说,随着吏治改革,一大批旧派老臣都被赶走了。
如今的政事堂,包括京中地方官吏,多数都是新派官员,主张变法的力量占据了绝对优势。
正因为如此,在赵祯的心里,也对变法派领袖王宁安产生了怀疑和忌惮,这也就是整件事情的根源!
但是此刻的赵祯,却发现自己错了。
所谓的变法派,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而旧派官僚士绅,他们的力量,依旧足以撼动整个大宋。
赵祯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想起了当年赵大问赵普的一个问题,赵大问天下什么最大?赵普没有回答皇帝最大,而是说要去思考,过了一天,赵普告诉赵大,说道理最大!
赵祯也在问自己,这朝廷,什么最大?
是皇帝最大吗?
不是!
是规矩!
是立国百年,延续下来的规矩,是千年道统传承,一代代人杰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案例。譬如说,皇帝要祭天,立刻礼部就会把历代的祭天程序找出来,斟酌损益之后,皇帝照着办就是了。
皇帝想要立太子,立刻就有人出来,拿出历代的掌故,是立嫡,立长,立贤,他们都有一堆说话,你要是没儿子,拖延日久,不立太子,这帮人也会跳出来,打着什么祖宗江山,社稷为重的旗号,逼着你过继宗室子弟,继承大统!
对外用兵,对内施政,甚至是任用臣子,全都有一套规矩,如果臣子们的看法一致,基本上没皇帝什么事,只有当臣子看法不同的时候,才需要皇帝站出来裁决。
……
说了一大堆,其实就是一点,当前朝廷的规矩,历代的法度,还是偏向旧派官员的,毕竟这些东西就是他们的前辈订立的!
如今看起来变法派充斥朝廷,势力雄厚,那是因为出了王宁安这个异类,加上一个不敬天,不畏祖的王安石,二王辅佐,加上皇帝的意志,才让变法顺利往下推。
如果这三方,稍微出现一点问题。
皇帝改主意了,王安石倒台了,或者王宁安被排挤,那些被压制的旧派官员,就会立刻反扑,摧毁变法,重新夺回大权。
丝毫不要怀疑他们的力量!
在历史上,王安石和神宗的结盟,不就是如此吗!
相比之下,二王和赵祯的结盟,只不过比历史上更加强大而已,远远没有到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地步。
想通了这些之后,赵祯突然变得惭愧起来,他甚至不太敢看王宁安。
变法远远没有成功,人家旧派官员,随便出了一招,用陈琳设计,就葬送了十万人马,差点毁了西北大局,也差点让君臣翻脸!
赵祯啊赵祯,你有什么自傲的本钱?
变法远没有成功,天下远远没有太平大治,中兴没有完成,还有那么多虎狼环视,内忧外患,还必须要贤臣辅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孟雪诚苏仰
绿茵妖王
萌宝宝:娘亲有怪兽
姜姬
江山聘帝
地球之主by妄鸦
火影之黑色羽翼
穿书后嫁给了反派大佬
极品后妈
退婚:傲骨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