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改革中的俄罗斯 (一)(1/3)
图波列夫总理的闪电访问取得了极高的成果,不仅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还为俄罗斯带回了一笔好买卖,让整个俄罗斯政府兴奋不已————跟成本巨大的石油买卖不同,这次出口淡水成本低,利润却极高!别看最终敲定的价格是四块三毛钱一吨,看起来很便宜,可是别忘了,陕西、新疆、青海、宁夏、甘肃这些省份都缺水,一两亿人口一天要喝掉多少淡水?一年又要喝掉多少?还没有算上农业用水呢,要是把这一块也算上,那就更吓人了!他们要做的只是看好水表就行了,这钱跟捡的差不多!
除此之外,图波列夫总理还带回了一个好消息:中国愿意向俄罗斯出口一种新培育出来的高产农作物,适合在贝尔加湖沿岸地区种植,“营养价值极高,亩产量超过五吨!”总理说到这里,还舔了舔嘴唇,“那种谷物我参观过了,每一颗种子都有手指那么粗,但是经过加工之后吃起来口感松软喷香,就算没有菜,我也能一口气吃上两三碗!”他还拿出一些图片给总统他们看,图片上,那一望无际的石米泛着油光,令人垂涎三尺。
安德烈波夫总统仔细的看着每一张图片,说:“亩产五吨?也太夸张了吧?”
图波列夫总理说:“一点也不夸张!这种作物是他们在西藏培育出来的,在气候如此恶劣的地方,产量仍然达到了每亩四吨,贝尔加湖沿岸地区比西藏的土地肥沃得多,亩产五吨完全不成问题!”
农业部长插嘴:“如果中国人没有吹牛,引进这种‘石米’之后,一直困扰我们的粮食安全问题可就彻底解决了啊!”
几个数学功底了得的家伙屈起手指来算了算,确实,贝尔加湖沿岸可耕种的土地实在太多了,把那一片地区开垦出来种上石米,亩产五吨,完全可以把一亿多俄罗斯人撑得直打饱嗝啊。就算没有五吨那么夸张,一吨,就算它一吨好了,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粮食安全自俄罗斯诞生以来就一直困扰着战斗种族,这片土地辽阔而寒冷,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方少得可怜————乌克兰倒是不错,可惜两国在历史上纠缠不清,俄罗斯几度统治乌克兰,又几次眼睁睁的看着乌克兰独立出去,最终分道扬镳。如今,乌克兰这个欧洲粮仓都开始缺粮了,从乌克兰进口小麦,简直就是个笑话。玉米和土豆产量都不错,可是口味和营养价值都不尽人意,又干又硬的黑面包,仍然是俄罗斯人的主食。年份好的时候粮食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年份不好的话就只能高价从外国进口了,该死的白头鹰是世界上拥有耕地最多的国家,可是他们采取轮耕制
,控制着粮食产量,让粮食价格始终稳步上涨,对俄罗斯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能的一种产量比小麦还高,口感比小麦更好的作物,对俄罗斯来说,那真是天大的好事!
安德烈波夫总统拍了板:“好,在贝尔加湖沿岸划出一片农业区,面积嘛,先开垦两万公顷作试验田吧,如果石米的产量能达到中国人宣传的一半,就扩大到十万公顷。”
一公顷就是十五亩,两万公顷便是三十万亩,对于人力资源匮乏的俄罗斯来说,要在荒凉的贝尔加湖畔开垦出这么一片农业区,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粮食安全部部长问:“为什么只开垦十万公顷?就算亩产量只有一吨,也值得推广,开垦个二三十万公顷都是稳赚不赔的啊!”
安德烈波夫总统皱着眉头说:“我可不希望贝尔加湖变成一个浑浊的、飘着农药味的臭水池!另外,我必须给其他地区的农民留一条活路!”
这倒是大实话。如果石米的产量真的能达到五吨,那么它将对俄罗斯农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十万公顷土地的产出将占俄罗斯全国粮食产量的一大半!如果不克制一点,大规模的垦荒肯定会对贝尔加湖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而其他地区的农民,怕是只有破产的份了,这肯定不是总统愿意看到的。
打定了主意,俄罗斯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向中国购买石米的种子,同时组织农业专家前往贝尔加湖沿岸地区,规划农业区。总统下了死命令:农业生产不能对贝尔加湖水体造成污染!石油时代即将结束,俄罗斯可就指望这一湖蔚蓝的湖水换来大笔外汇了!不能污染水体,就只能把农业区划在贝尔加湖出口处,这样一来,可供开垦的土地还真不算多了,十万公顷,算是上限了。农业部花了不少钱在网络上为这一计划造势,鼓励农民和粮食加工企业迁往贝尔加湖,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贡献,整个计划开展得如火如荼。
但是,第一批种子还没运到,麻烦就来了。得知俄罗斯要开垦贝尔加湖沿岸的土地之后,世界环保组织跳着脚破口大骂,指责俄罗斯政府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置环境保护于不顾,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少得可怜的一点粮食!一些专家愤怒地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贝尔加湖是人类的大水池,任何一个有良心的政治家都会选择把贝尔加湖周边的居民迁走以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而不是在那里烧荒!”俄罗斯国内的街头政治家、中二病青年自然是一点就着,纷纷起来抗议,有人趁火打劫,把火烧到了中国人身上,不少人打出“
中国人滚出俄罗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日在线
星罗万相
美色难挡
青神纪
万兽王座
三国之父子骄雄
贴身医王
祸妃倾城:妖逆天下
大月谣
皇后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