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龟爬鹰飞(1/3)
清书回来了,是镖局留在城里文瑞客栈的姜师傅带回来的,清书一行人不知道镖局人员已经迁移到南门外的夜店,他们分开时李云还没有这个计划
披着一路风尘,带着一身疲惫,他们就像一叶小舟,独自漂泊了二十多天终于回到了伙伴地身边
然而,清书第一个想见到的人却不在,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去干什么
清书想见的那个人在茶馆里,在喝茶,却不是在茗芳小筑
他在城里,坐在茶馆二楼紧靠着窗户的茶桌边,一边休闲的品着茶,一边看窗外的风景,窗外的风景是不是真的很美
窗户不是临街的那侧,窗户外也看不到穿着五颜六色裙装的漂亮女人,可是他的眼神还是很贪婪
窗户外十几丈远是一个兵营,兵营虽然有围墙,却没有他所处的位置高,兵营里建筑和人员活动看的一清二楚
这个兵营占地很大,是个千人军队,负责向大别山一线兵营和关隘押运粮草,却又与兵营和关隘隶属不同,不受地方总兵辖制,直接受命于都指挥使
掌管这支军队的是一个正五品骑尉,名叫孙正罡,年方三十五岁此人年纪轻轻能做到这么高的官阶,并不是有什么过人之处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而是得益于前人的福荫,祖父曾经效命沙场
张居正被万历皇帝重用为首辅,实现了自己十三岁立下的志愿“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v居正力荐名臣之后刘守有接管了锦衣卫,刘守有也极力支持张居正对朝政的改革,在张居正整顿吏治过程中功不可没
孙正罡的祖父曾经是刘守有父辈的侍卫,后因受伤回乡颐养因为服役时间短没有特殊功绩,官职平平孙家一直得到刘家照顾,就因为冲锋陷阵时其祖父毫不畏惧替主人挡了一枪
小时候的孙正罡在乡里好强斗勇,刘守有接掌锦衣卫把他弄到身边严加管束,也是出于报恩
刘守有懂得伴君如伴虎,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位置更凶险,他不想在自己出事后连累孙家,两年内不遗余力给孙正罡谋取到满意地官职⌒兵部的朋友外放了
张居正不在位后,刘守有被政敌扳倒问罪,孙正罡并没有受到乾
六安军是军事重镇,住有京操官军近千人(指挥两名)运粮官军近千人(指挥一名)∝城操练官军一千多名(指挥一名)把守五门官军近百人(后与城操管军合并在每个门驻守200人)〔城官军151名(卫镇抚一名)
还有巡捕官军201名(指挥一名)〔山官军201名(指挥一名)矿山官军335名(指挥1名)∞船官军局造官军数百人(管局指挥各一名)
文昌门(习惯称便储门)建于嘉靖癸丑年水道直达城门方便粮食进出,军仓就设在城里仅靠城门边※安州军仓是户部较大的军仓,在淮河流域地位仅次于淮安
运送粮食官军的兵营紧靠着军仓,但却不负责守卫之责,当然真的遇有突发事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毕竟都是吃皇粮的
茶馆生意很兴旺,除了平头百姓,军爷们也占了很大一部分,谁让茶馆靠着兵营大门那么近
军爷们喝了茶就像喝了酒口无遮拦,几个人聚在一起什么话都敢说他们自己觉得声音压得很低,却不知依然会被有些人听到
清书瘦了他看着心疼,尽管茶水已经在他和清书肚子里犯了灾,他还是让秋剑提来热水沏上一壶六安瓜片
他好像已经忘了清书这么长时间干什么去了,和清书喝了两杯茶什么也没问,抬起手拍了拍清书说;“去睡一觉,攒点力气晚上咱们喝酒”
清书在隔壁睡觉,五个人坐在桌前,虽然每个人面前都斟满了茶水,却没有人动一动{}茶杯已经成了必要的摆设,就像夜晚的星光,虽然不能真正照亮黑暗,人们却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
他不问并不是他不想知道,清书睡觉了,还有人没睡,秋剑不得不代替兄弟面对他
“隆庆银楼是个百年老店,在洪武年间已初具雏形,名字叫隆庆金银作坊,最初只是靠着家传手艺在当地为人打造金银首饰,后来发展成一个大作坊开始雇佣外人隆庆银楼真正快速发展是在刚刚去世的老主人接手后,把只有当地一间银楼扩大到外地五家分号,经营的范围也不止于金银首饰,还开起了当铺″书说隆庆银楼背景并不复杂,除了正锄意上的交往,并没有与黑道来往的迹象”
他懒懒的靠在椅背上两只胳膊抱在胸前,眼皮耷拉着静静地听看到秋剑止了诉说,抬起眼皮看着对方道;“怎么啦”?
“你是不是困了”?见到对方摇头秋剑接着说;“与永信镖行联系托镖的老掌柜清书也找到了,老掌柜被召回即被辞退了,被召回的原因其实不是永信镖行了解到的因为经营不善,而是家庭内太子党争斗的牺牲品”……
看到李镖头轻轻地捶背,他抬起手向秋骄意然后对李镖头说;“镖头,你和张师傅到院子里或街上走一走,别跟我们晚辈耗着,该说的话去酒楼再说”然后偏过头轻声问;“翠园酒楼没问题吧”?
“没问题,你出去后我就派人把翠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侯海洋基层风云
莽荒纪之纪炎
快穿之世界之王
巡礼深蓝的舰娘
深渊中走出的道士
凤归巢:冷王盛宠法医妃
青春战歌
失败者荣耀联合会
天才三宝:神秘爹地是大佬
不做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