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刀与枪(1/3)

一手拿枪,一手舞刀

别误会了

在中国早期的领导人讲话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表述,说的其实是两条战线的斗争

套用现在的说法,叫啥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枪,说的当然就是指枪杆子

江湖带着大家考证一下,很容易发现,最早的典故来自毛伟人,来自党史上有名的八七会议

四一二、七一五,这是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起的反革命政变,亲手摧毁了他们的国父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住农工的三民主义纲领,向昔日的盟友悍然举起了血淋淋的屠刀第一次国共合作由此宣布失败

细细分析,有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极端势力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右倾保守错误

所以就在当年的8月7日,中国在汉口召开一次非同凡响的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这次会议因为国民党的军警四处骚扰,所以只开了一天就匆匆结束

如果说一大,十二个代表,正式成立了中国,开天辟地

那么八七会议,22个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悄悄干的两件大事,同样流芳百世

翻看尘封的档案,那天的会议议题非常多,但细细归纳,就两个:

第一件大事,撤掉总书记陈独秀在蒋介石的屠刀举起之时,没有认清其本来面目,反而存在幻想,步步退缩,反对以暴制暴,几个月的实践表明,再这样下去,散布各地的员快被国民党全抓起来了

怎么办?

撤了他

二十二个人一举手,共产国际的代表一看,保也保不住,同意了

撤了老的好办,选谁呢?

太难了

陈独秀资格最老,连续被五次党代会选举为总书记,谁比他老资格呢?

大家一合计,总书记帽子太重,那就换一个称呼

于是,从那天开始,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职务,延续了十几年

那天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称呼叫总负责

瘦弱修的瞿秋白,虽然没当过一天总书记,但他的的确确做过党的最高领导人

正在热映的电影《秋之白华》,说的就是瞿秋白的革命和爱情

总负责这个职务,一直到1943年才取消

这一年,毛伟人被选举为中央委员会书记、政治局书记、书记处书记

十几年里,先后当过总负责的,有瞿秋白、博古、张闻天

第二件大事,和蒋介石对着干

按照当时件里的说法,那叫土地革命、武装起义

也就是在这次非同小可的会议上,毛伟人一举成名,为啥呢,他提出的观点,枪杆子里出政权,在会议上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面对国民党的步步进攻,面对陈独秀的不断后退,年轻的人太需要拥有自己的独立武装力量了

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看来,都是一个真正的时代伟人

因为,当时,国民党是执政党,蒋介石成功地进行了东征北伐,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个人影响前所未有,以黄埔军校为首的蒋家军队正是兵强马壮

而呢,当时只有区区五万党员,没有武器,没有经费

最关键的,还是非法组织

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因为在黑暗里他能看到黎明的到来、未来的方向

枪杆子里出政权,从此成为始终信奉的信条和行动口号,在日后漫的夺取政权过程中,他们时刻没有忘记

提出这个理论的人,当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查看档案,很容易发现,为期一天的会议,上午走入会场时,毛是候补中央委员

下午结束走出会场时,身份已经换了,大大地垮了一个台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和他同时拥有相同身份的还有一个人,他们两也是一生最亲密的战友---周恩来

枪的问题搞清了,那么刀呢?

一点就穿

公开的武装斗争,那叫枪,秘密战线的斗争,就叫刀

刀把子-----很一段时间,毛伟人,周恩来,都这样称呼情报保卫部门

考证起来,周恩来,是历史上,唯一拿过枪、舞过刀的领袖人物

国共合作期间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后来一直担任军事部、组织部、军委书记

他一手组建了中央特科,打响了秘密战线的第一枪

有意义的是,公开战线打响的第一枪,南昌起义,也是在周恩来领导下开始的,他在那天的身份是中央前敌委员会书记,坐镇南昌一线指挥

江湖有点扯远了,话题拉回来

刀子是尖锐的,是锋利的,杀向敌人的心脏,那是一刀致命

但是,万一不小心,刺向自己人呢

后果那也是不堪设想

持续了一年多的肃托运动,可谓轰轰烈烈,让整个山东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荣谋 最强透视神医 倾世凰妃 举一反三式爱你 锦绣弃妻 官途借势 不想死的我只好拯救全世界 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末世:我能看见血条,杀怪掉宝 穿越方式崩坏的鲁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