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围魏救赵(1/2)
第二百九十二章围魏救赵
军管会311办公室
乔向正在看材料,这是范芳按照他的指示,刚刚草拟好的一份《关于成立临江市民族工商业联合会的有关事项》
成立民族工商联,意味着临江军管会尤其是乔向对于民族工商业的认识到了一个的高度
之前,对待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一直在变,难怪有些民族资本家心存疑虑,导致雨飘摇,局面不稳
看看过去的政策,就知道不能怪资本家:
土地战争时期,对民族工商业,以排斥和打击为主将民族工商业与资产阶级混为一谈,党的件明确规定 :
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店东小厂主等等以及所谓中小商人,都是的障碍;
没收反派的一切财产、没收中外大资本家的大工厂大商店银行矿山铁路外,还提出了如果小厂主怠工闭厂,便也没收他的工厂,那时候最蛊惑人心的口号,就是“工厂归工人管”
即便是毛伟人主导的井冈山,政策最温和,但是由于认识的模糊,以及经费的紧张,井冈山的红军同样对上了一定规模的工商业企业重者没收,轻者罚款,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有钱有势有枪,这就是资本家
抗战期间,情况就明显好准多了,连死对头国民党都能不计前嫌,对民族资本家那就加放宽了,在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里,就包括这部分人,可以说,这段时间,对于这些人,还是以利用为主,团结为主,看中的是他们的实力和影响力,抗日,需要这些东西啊
后来,随着力量的壮大,随着形势的变化,慢慢将资本家分成了两大类,一类叫官僚资本家,一类叫民族资本家,慢慢地能做到区别对待了
经过几年的解放战争,民族工商业逐步得到了发展,它们在提供工业产品、活跃城乡经济、增加群众就业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各方面对民族工商业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主张要成立的是公有制、无剥削的社会主义国家,决不允许资本主义存在,有的主张要极大限度限制民族工商业发展,让它慢慢自生自灭
临江解放后遇到的状况,其实与国内各个城市基本一样
乔向之所以想到要成立工商联这个组织,一方面,自己分管财经,怎么把接管的国民党时期的官办企业改变性质后继续办好,但是,这些企业毕竟数量很少,数量多的是一些私营企业,要把临江经济搞上去,不把这部分的积极性发挥出来,那几乎没可能
让乔向下决心冒险一回的是,在前几天的内部件里,他看到了毛伟人的一段话:
“应限制和排挤的是那些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即投机商业,奢侈品和迷信品工商业,而不是正当的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对这些工商业当它们困难时应给以扶助使之发展”
毛伟人,前面说过,遵义会议杀入三人军事小组,37年担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在为期几年的几年的延安整运动中,彻底整垮了王明,从43年开始正式担任党的主席,政治局主席,在党内的威信和权力从此走向巅峰
毛伟人的话,那还有错?
正在修改着件,电话铃响起
“我是乔向,请问哪位?丁一,好,办妥了?好,我在办公室等你”
听到丁一的这句话,几天以来一直提着的那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做了几下运动,拿起修改好的件,走进隔壁范秘书的办公室
“小范,你写的这个材料我看稍微修改了一下,你再给看看,让印室打印三份交给我”
范芳接过材料,坐下来看着,看领导没有走的意思,不禁有些奇怪
平日看好件都是喊自己过去拿,今儿个主动送过来,说完话还不走,看起来心情不错
“乔副主任,遇到啥高兴事啦?最近几天都没看你情绪好过”
他咦了一声,坐到了椅子上
从特大投毒案件到李来喜被杀,紧跟着梁亮出事被抓,一件接着一件,就没啥好心境
“那你猜猜,啥事情会让我那么开心呢?”和秘书开起玩笑来了
范芳好奇地看着他,认真地想了一下,笑着道:
“投毒案破了?不会,如果破了,你一定早就坐不住亲自过去了,难道是梁亮?”试探着,看看门口,放低了声音
他竖起大拇指,不愧做了自己几个月的秘书
范芳看到他这个手势,喜出望外
那天在听到许一梅的汇报后,他从十几年前的拔刺行动中受到启发
喊来治安处副处丁一和法律专家范芳,最终商定了一个看起来有点冒险的计划:
围魏救赵
那天个人关起门来,透彻细致地分析了梁亮案件的来龙去脉
一方面,因为普天建设公司刘鹏的举报,梁亮开始了一段艰难的采访,继而陷入了一场巨大的暴之中,同样,因为这个刘鹏的矢口否认,梁亮瞬间从优秀记者成为了虚假报道炮制者,冲动之下的小伙子继而又干了件傻事,无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巅峰豪门
大元镇魔人
捡个女帝当老婆
妙手小村医
娘子悦来
NBA:从折磨乔丹开始加点升级
隐武事,修文道,我以诗词乱万法
奇案缉凶
重生之巨星人生
巨星从走近科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