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伪造的现场(1/2)
第二百八十五章伪造的现场
根据现场的初步检查,李来喜是自己用绳子上吊自杀,脖子里有很深的勒痕,符合一般上吊自杀者的特点
钟有光一到,马上让人找来下午走访李来喜的两名侦察员这两人正在附近走访群众,一听,马上丢下手头工作跑了过来
听他们一说,情况大概还原了:
原来,连日来,根据专案组的安排,一组人员立足于校内,对校内师生中有前科劣迹或者有反动言论、互有积怨的人员,逐一排摸,摸清发案当天的行踪以及证明人
另一组人,在外面跑开,他们被要求对登记薄上所有人员逐一见面,摸清底细,一个不准遗漏
这两名侦察员是在今天上午的十点半左右,根据登记簿的地点找到他的
登记薄上显示,这名叫李来喜的22岁的年轻人,住在稻香村180号,他去大里要找的人是图书馆的黄康城
据李来喜进入校园的受访者、图书馆管理员黄康城介绍,他与李来喜是不久前刚刚认识的,纯属偶然:
那天黄康城带着十二岁的儿子去和平医院看病,在排队挂号的时候,钱包被偷,正是李来拔刀相助,紧追不舍,最后把小偷追得落荒而逃,当李来喜气喘吁吁地把钱包交还给黄康城父子时,两人感激异常
之后的聊天中,李来喜说自己刚来到临江投亲,因为战乱亲戚搬了家,还没找到,所以暂时在稻香村租了房子
得知李来喜比较爱看书,黄康城很有好感,又见义勇为又爱看书,那个年代的好青年啊
来往之间,除不时予以一定接济之外,他还利用自己工作的便利,把李来喜带进图书馆,用自己的证件为他借一些图书
李来喜有兴趣的,主要是三国水许一类的古典名著,也包括一些总起苏联的作品
每次李来喜看好书,准时换上,图书丝毫无损
昨天下午,李来喜又去校找他,在门卫登记时候,正是黄康城电话中的确认,李来喜被放行,李来喜到了图书馆以后,把上次的还了,又借了两本古诗词的通俗读本
从黄康城那里出来,两名侦查员按照登记薄上的地址,来到稻香村查证见底
见到两名公安人员找上门,李来喜应答自如,报了老家河南的地址,临江舅舅本来的住址,还出示了昨天借来的两本书
他说自己是老老实实填了住址的,借完书以后,在校逛了一圈,感受了一下大的氛围,他还说自己因为家里穷,初中没读完就辍了,大是他一个今生无法实现的梦
侦察员记下了他河南老家的地址就离开了
常规判断,如果他是作案者,不会留下自己的真实住址,因为门卫并不会具体核对,他随便编造一个地址就可以应付了
应该说,直到离开的那一刻,侦察员对李来喜都没有过多的怀疑
话说回来,案件侦破之前,那登记薄上的二十多个人无一例外,都是嫌疑人员
钟有光看了现场,听完情况介绍,立即喊来警车,让法医把李来喜的尸体拖到法医室进行解剖
究竟是不是自杀,法医说了算
面对现场议论纷纷的群众,没有一名公安人员因为嫌弃人的查获而轻松一点
相反,心头加沉甸甸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是自杀,原因呢?
如果是他杀,那么背后的黑幕必将深,多
钟有光又同居委会负责人聊了几句
据他们反映,李来喜大约是月初搬过来的,当时讲是投亲,因为亲戚搬了家,暂时没找到,所以准备先在市里找个地儿打打工
李来喜不太爱说话,平日早出晚归,偶尔有几个人上门,他解释说是在市里遇到的老乡
头上骄阳似火,烈日下待不了几分钟便汗流浃背,知鸟“之之之”的不停声音让人心头无端掠过一丝焦躁屋前一棵繁茂的梧桐树下,白兵和第一个发现情况的田三聊着
“田三,你今天一直在家里没出门吗?”
“正是,我在家里做酱,一直在家里”
“看到有人来找过李来喜吗?”
“上午好像有两个人来找过,我没出门看,好像说了一会话就走了,午饭时他好像出去了一会,后来我就不清楚了,我午睡了一个多小时”
“平时来找李来喜的人多吗?”
田三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多,隔几天会有两个人来他这里,来人的时候李来喜就会关上门,我还奇怪着呢,咱们农村人,只有家里有人都不关门的”
白兵闻听,点点头,本子上记下些什么
“平时会来你们家里串门吗?”
田三的脑袋摇得像货郎鼓,表示大半个月时间,从没见过他串过门
“这样啊,如果隔壁他住的地方有什么动静,你在家里听得见吗?”
田三又是摇头,指指外面的大树,解释道:
“你看,一到夏天,这到处都是是知鸟叫 ,让人午睡都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游之光环圣骑
王牌神医
重生八零之学霸军嫂
重生之腹黑男神报复我
我真的开外挂
魂皇
我种地种成了世界首富
天牧
桃运乡痞
毒妃在上,邪王在下(师父如花隔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