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 相持不下(1/2)

第二百七十三章 相持不下

谈判进行得异常艰苦

韩金水和胡广萍做了让步,提出的工资增幅度由百分之三十降为百分之二十

不料,顾家德一口咬定,只同意百分之十

胡广萍和韩金水,工人们倒是没选错

一个脾气比较急,火气挺大,一个口齿伶俐,善于辩论

一个代表男工,以年的身份,说着三代同堂的艰难生活,一个代表纺织女工,倾诉物价飞涨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

“顾老板,你说的我们也能理解一点点,你想把企业做大,规模整大,可是,没有了工人,你喊谁帮你去卖命呢?我们就这百分之二十,还没和姐妹兄弟们商议,你再不同意,我们就没办法谈了”

“是啊,顾,,,老板,谁不希望好好工作,只是家里都揭不开锅盖了,谁还有心思上班,你要是不同意,明天厂里一定一个上班的人也没有了,不信,你,,,你走着瞧”

顾振德一脸苦笑,连连摇头:

他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那也是一肚子苦水:“两位师傅,我工厂目前资金最为紧缺,如果手中的这一点钱都用来发放工资,那么扩大规模和设备改造无法进行,工厂的成本就降不下来,你们也知道,原材料涨价,收购价却没变化,以前依靠出口,还好一点,可是最近,因为欧美市场对中国实行禁运,整个出口都停下来了,那么在国内,本来利润就不高,所以好不容易筹集到一批资金,就是想替换一批设备,制作一些产品,这样才能适当提高利润,工厂赚了钱,那时候再给工人加工资就可以了”

说的有点拗口,但乔向听懂了

在原材料涨价、对国外出口中断的情况下,顾振德想换一种办法,那就是进行技术改造,一方面提高产量,主要的是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这样借助技术优势,适当消化原材料价格的弊端

打量一下顾振德,倒也气宇轩昂,不像有些小k资本家,油头粉面,不无术,待目光转到他的一侧时,蓦然发现,那双目光也在悄悄看向自己

心里一惊,马上转了视线

听这顾振德的口音,不似南方本地人,而他夫人高雅从容的神情,是衬出了这个小家庭的素养

可是,自己一见到这位从没谋面的,怎么会有似曾相识之感,而她几次投向自己这边的目光里,明显也验证了自己的疑虑

这位美丽端庄的到底是谁呢?

理不出头绪时,便拿着笔,凝定了心思,记录着谈判双方的观点

这边,顾振德一番苦水吐出来,看两位师傅有点愣,他通俗地解释道:“打个比方,遇到灾荒年,主人家里没饭下锅饿肚子了,有人提出来,家里不是养了一只鸡嘛,杀了,填填肚子,另一个人说,这不行啊,养着鸡,还能每天下个蛋,集市上买了勉强换一点东西回来,你们大家说,要换做你们自己,是杀了老母鸡填满肚子,还是忍一忍,想想其他办法,留着老母鸡生蛋呢?”

这么一解释,两个人似乎明白了一点,不过口气还没改,胡广萍道“顾老板,你这说的不是一回事,我们两千多工人,每家都指望着我们干活的工资拿回家买米下锅,你有困难,我们也懂,但你不是朋友多,你可以想办法啊”顾振德和周玉对望了一眼,叹了口气:“诸位有所不知,不瞒你们说,我连日来,已经和几位商界朋友联络,希望他们能助我一把,但是,大家都很困难,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一模一样的,还有,昨天我还去银行里,人家见了我都害怕了,不给贷款啊”

关键问题——资金紧缺

其实,资金紧张,不仅仅是东南厂遇到的问题,整个临江的工商企业,毫无例外

不是银行不肯借钱

银行的钱哪里来呢,得要老百姓和企业的存款啊

眼下这时节,虽经军管会强势干涉,民生物资有所保障,但是,物价依旧处在高位,一批企业关门歇业,一批企业举步维艰,可以说,稍微上点规模的企业,此刻有一个共同的无法替代的需求,那就是资金

昨天碰头会上,王大江部不也说了,人民银行的行,最近成了临江最大的菩萨,没有哪一路大侠不想去拜的

但是,行却同样是如履薄冰,胆战心惊,银行就那么多钱,那么多企业伸手,到底给谁呢

军管会盯着,企业盯着,这菩萨的日子也不好受

军管会给行的指令,就是在尽可能增加吸储力度的同时,把每一分贷款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这其中,首保涉及老百姓国计民生的企业,交通和城市建设,还有市里的几家大企业

gd考核虽然是21世纪中国政府浮躁病的最高体现,动辄增幅度连续多年接近两位数,虽然有关部门不无得意地在去年年底宣称赶了小鬼子,总量世界第二,可是,这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数字游戏:

第一,小日本才一亿多人,排名表紧跟着的德国,8千多万,英法两国都是六千多万,国土和我们差不多的加拿大,才三千多万人,这再大的数字一平均,真正的人均可怜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盗墓]灵魂深处闹革命 在娱乐圈横冲直撞 穿书师尊是个大反派 我是奥运大明星 绝世道君 霸击横武 37335宋离 我是奥运大明星 绝对狩互 劳伦斯的四封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