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激活“狼毒花”(1/2)

第二百零四章 激活“狼毒花”

苹果红了,红得像娘子羞涩的脸

高粱红了,红得像东北汉子喝醉的脸

战争的硝烟,腾起在白山黑水间,但却法法阻拦庄稼水果顽强的生

老蒋再发力,终究挡不住民主联军的不断壮大

121师的顺利起义,对东北高民党军队高官中带来了了很大的心理冲击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往往并非军事本身

那年深秋,独立纵队敌工部的情报处破译出了杜雨时军部发出的一封电报,内容就是一个:

转移

这一情报立即引起了乔向的高度重视

盛阳,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位于“辽西走廊”东端,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交通枢纽之一

驻军反复提到转移,究竟意欲何为?

敌人是受了起义的影响,军心不稳,还是主动撤退,难道另有所谋?

他立即向纵队裴司令、马副司令作了汇报,他们要求敌工部继续监听监测,情况随时汇报

此时东北的大部分城市,依旧控制在国民党军队的手里,但是广袤的农村地区已经尽入联军之囊,几年下来,农村包围城市恍惚间又在东北上演

根据东北局部署要求,在全面反攻之前,各部队都要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要过于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

是啊,打掉了你的部队,那些城市看你守?

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杜雨时的7军,在121师起义后,经过重征兵补员,已经达到满编,三个步兵师,一个重炮旅,特勤团,警卫营,庞大的军部机关,总人数过三万

由于来自国防部,善于经营人际关系,杜雨时十年间从国防部的一个处升到了军,这种提升,在军内并不多见

与独立纵队在辽东对峙的一年多里,虽然偶尔占上,但是总体来说,7军的消耗不大

121师起义后,杜雨时和手下反复商量,觉得与其守住一座空城,让联军在城外不断壮大,不如放弃盛阳,移师至锦州附近

既能避免眼下在盛阳的被动局面,又能与锦州守军互为犄角,彼此呼应,集中力量守住东北的总大门

应该说,杜雨时这样的设想,还是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的

如果国防部和陈诚能迅采用,后来东北野战军轻取锦州的历史就可能会重写,辽沈战役可能就不是那样的打法了

因为那个时候,东北两军的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国民党军队的士气比之两年前刚进东北时判若两人,军心开始涣散,对战争的前途很多军官都在暗自思考

陈诚到了东北之后,整肃军纪,惩治贪腐,同时对部队进行扩编调整,设置了四个兵团、九个军、一个补给区司令部,总人数达到了五十万人

但是,除了自信满满的总司令,多的官兵对前部和局势满怀担忧

联军呢,那就完全不同了

到47年秋天,大部分的县城乡村都成了联军和的根据地、后勤基地和兵员登记处,依赖东北庞大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联军的人数变魔术一样增加,老师陈诚扩充快,民主联军的一把手林童鞋拉人快,此刻民主联军已经拥有十个纵队、27个步兵师,另外还有几个骑兵师、炮兵旅,总兵力52万

为重要的是,延安和东北局都看到了东北战场对全国局势的至关重要性,所以,罗政委亲自负责二线部队的征兵训练工作,在土改后的东北大地上一呼百应,经过训练和补给后,有二十多万体格健壮、忠于联军的东北农家子弟,穿上军装,带上联军特有的皮帽子,随时可以投入一线战斗

令陈城们想不到的是,此时联军的军工生产,已经不但能自给自足,还能主动支援华北华东部队了

钢厂、枪弹厂、炮弹厂、化厂、手榴弹厂,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能随时保证前方的供应

从这点上讲,杜雨时的担心岂是多余

然而,就在他几次电告陈诚,坦陈转移理由之后,陈诚认同他的理由,但表示军级布局,蒋委员钦定,含蓄地回绝了老部下的请求

杜雨时暗地叫苦,他又走了外交,反复疏通,最终陈诚有所松动

得到这种暗示,杜雨时便悄悄做一些撤退准备了

此刻,与7军正面对峙的高阳率领的情报处,也在加紧工作

自从上次电破译后,一段7军与保安司令部都是一些公来往,再也未涉及撤军事宜

这一情况很不正常

根据纵队的侦查和情报分析,杜雨时很有可能撤军锦州

一旦溜走,势必造成连锁反应

首先是逐个歼灭战略法实施,消灭有生力量的任务法完成,其次是锦州的防御明显增加,这对联军正在准备的攻击锦州行动危害很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段东北的战局

那么如何让杜雨时继续坐守盛阳、按兵不动呢?

乔向在反复考虑之后,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古魂铜戒 来到异界当魔王 从绝世唐门开始攻略 火之主宰 未来生存系统:男神,求别闹 云青书院之一妃冲天 冰冻2118 我的刁蛮姐姐 [未来]拒生包子 玄幻:我真没想当人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