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那个最冷的冬天(1/2)

第一百九十三章那个最冷的冬天

白雪皑皑,寒刺骨,流出的鼻涕,稍不留神,就在脸上结成了冰葫芦

老四野都记得,那年的冬天,太冷了

外面冰天雪地,鹅毛大雪下个不停,大部分庄稼都被冻死了,走上几十里,经常路上不见一个人影

身上却只有薄薄的衣服,单鞋

除此,还要时刻对付敌人的袭击

对于独立纵队来说,1946年底到1947年的那个冬天,是这支部队历史上最冷的一段记忆

那段,乔向努力掩藏起的苦闷和伤心,把静织的咖啡色毛衣时时贴身穿着,一头埋进了工作

静的牺牲,对于乔向,打击太大了

从的八年朦胧,到短短的八天明晰,感情有多真,他的心就有多悲伤

工作,工作,只有不停工作,才能暂停思念,让悲伤暂时被压到灵魂的底层

一号任务的完成,惩处了叛徒,只是让联军首暂时欣慰了一阵子

大的烦恼如影相随

在杜聿明的强力攻击下,民主联军大部分兵力退到了江北,在那里,部队的生存环境还稍微好一些,哈尔滨当时是唯一由管理的东北大城市,其余所有的城市已经全部得而复失,尽数落到了杜聿明的控制之中

然而,南满的情况却非常糟糕

独立纵队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借道迂回朝鲜境内开到了南满

南满——担负着毛伟人“南北夹击,牵制敌人”的重要任务

很多童鞋不太了解南满的概念,江湖插一句

由丹东、通化、临江等地组成的南满,是地处中朝边境的一个狭小地段,这里,这会儿正承受着国民党军队疯狂的进攻独立纵队的作战任务,就是和三纵、四纵一起,在辽宁军区统一指挥下,尽快扭转南满的困难局面

到达南满以后,第一件事情,乔向就去看望了老领导、山东八路军时期的肖主任、此刻正被外部国民党围剿和内部生存危机弄得焦头烂额的辽东军区肖司令

一见到老部下乔向,领导就一句话:

“向,下部队,去独立1师当政委,就抓一件事,做好战士们的稳定工作,不要有逃兵”

虽然心理上有所准备,但是这一句话,还是让乔向的心里猛地一沉

首谈话的时候,并没有具体说情况,只是说南满情况危急,第一就是缺衣少粮,后勤保障有问题,第二是缺少好的政工干部,稳定官兵的思想情绪

由纵队的一线情报保卫部门,转至独立一师的政委,这种情况,只有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发生

转身去军区机关看望了几个熟人,统战部的罗一环部、参谋科的丁正中科、情报科的眼镜王,这些都是山东的老战友

聊天中,南满的情况他总算搞清楚了

四平撤退后,联军就兵分两路,一路退到松花江北,一路调头去了南满

一方面,不把所有的粥都放在一个锅里,万一敌人死咬不放,结果很麻烦

另外,也是贯彻中央的指示,积蓄力量,南北发展,最终在东北两线夹击

但是,实际情况,却远非想象的那么顺利

延安遥控指挥,主意多多,老蒋也不是傻子

这回,老蒋反应非常快,第一批准了黄埔爱将杜聿明制定的“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东北最战略

据此,东北保安司令部从46年下半年开始,调集十个师的兵力,齐头并进,很快占领了丹东、通化等十七个县城

目前,北上的八路军们控制的南满根据地只剩下六个小县城,有效管理区域只有一百多个平方公里,30万人口不到,而且地域狭,不利于纵深防御

毛伟人的东北攻略转眼将成空

蒋某人刚回睹南京,听着小杜童鞋的报告mimi笑

在与人期较量的过程中,国民党军队也总结了一套办法,那就是成立基层政府,恢复保甲制度,利用这部分人为军队招兵买马,征粮管人,同时给钱给枪,帮助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个个地主武装

得钱得枪,就办一件事——和对着干

寒冬来临的时候,这里村民的习惯,都是全家老少,躲进深山老林,开春再回

即使留下来的南满群众,对和人民军队也都不了解,正统观念根深蒂固,对国民党中央军比较支持,对的军队不太感冒

这绝不是蒙你,东北老乡,那对总体不太了解

918之前,张家天下,918以后,关东军占了这里,虽然东北的抗日也此起彼伏,出现了杨靖宇、李兆麟、周报中、赵尚志等等著名抗日英雄,朝鲜刚刚上台的娃娃皇帝金正恩他爷爷,那会儿也在东北跟着杨靖宇干过鬼子,但是,抗联抗联,毕竟不如直接领导的八路军四军影响那么大,一来作战规模比较小,二来抗联的队伍人数那与八路军没法比

老乡对初来咋到的民主联军,远远躲着,是可以理解的

四万多民主联军,没有后勤保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 刺刀1937 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穿成摄政王的炮灰前妻 尸兄尸妹 末世我有修仙系统 乖乖到我怀里来[电竞] 诸界至尊 神魔书 鬼医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