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急先锋(1/2)

第一百六十九章急先锋

乔向为啥去延安开会?

会议内容为何那么绝密?

毛伟人为何打破常规,亲自给十几个人上课?

说穿了,一点不稀罕抗战胜利,抢先下手,夺取东北,而要拿东北,要保东北,必须要重兵压阵

除此一点,度要快,下手要很

蒋委员的人马马上赶到了

山东之所以成为中央这次调兵的重点,原因很简单

一来,山东地理位置靠近东北啊,可以从海道北上,就是金钱,就是地盘

二来,八路军山东部队经过几年发展,已经成为当时手中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由于东北人口中由山东迁移的比例大,所谓闯关东,大部分说的都是山东人,山东部队进入东北容易同当地人民打一片

这是中央和毛伟人考虑深远的原因,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英明伟大的一次拍板

9 月19日,延安明确指示,山东要准备承担进军东北的主要任务

9 月20日,毛伟人直接致电罗荣桓,要求:

“发展东北,控制冀东、热河,进而控制东北的任务,除开各地派去的部队和干部外,中央完全依靠你们及山东的部队和干部原则上要以山东的全部力量来完成,必须全力执行,越快越好”

北上,北上

中央的电异常迫切

向东北运送官兵,是目前压倒一切的工作,对党未来具有决定性作用

决定一切,拖延一天就是损失一天

乔向从党校以后,早就投入了这项工作

最要紧的一件事,啥呢?

挑人

27万军队,留一大半,挑一小半

留谁,挑谁,这个问题最重要,也最复杂

罗荣桓亲自点将,政治部肖主任、参谋处李处、社会部乔向三人成立一工作班子

任务就一个,秘密圈点7万主力部队、三万军地干部,合计十万人马

山东军区,当时八路军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虽然南北中,五个二级军区,加上军区主力部队,达到27万,但是分散在全省各地啊,一来各地仍有不少小规模战斗任务,二来这手段差啊,基本靠喊,行动基本靠走,短,调动大批部队,赶往东北,难度大啊

罗荣桓那些日子鸭梨巨大,挑选部队的人胆子也一点不轻

最为关键的是,这次任务,不是转移,不是奔袭,而是极下手,必须在要赶在国民党军队到达之前拿下目标城市

否则,去了也白去,白去还要被打

狂飙突行,千军万马,主干道却只有一条——海上

海上通道最便捷,最直接,最能避开敌人

还有一个最,险也最大

没得选择

陆上的路千千万,海上的路就一条

当年八路军在全国范围内,百万之众,但是唯一拥有大型港口的根据地,只有山东,只有山东的胶东

三个人一商量,分工合作:

政治部管干部的,江主任负责挑选干部,带谁不带谁,他定;

参谋处管作战的,哪个部队,有何特,谁能打进攻,谁擅防御,他最清楚,李处负责调部队;

十万大军,从哪走,谁先走,各个部队做啥准备,带点啥,乔向负责,情报工作,地方工作,他最熟悉;

那么多人,赶往东北,谁做急先锋呢,先跑去看看,打开点局面,搞一个联络站啊

三个人一商量,观点不约而同:

万毅

为点万毅,原因很简单

老东北,曾经担任张良的副官,目前担任滨海支队司令员,与东北老乡有许多共同的语言啊,很有威望,好沟通

插一句,万毅,是满族人,也是满族里军衔最高的干部,55年怀仁堂,封了中将,后来干过东北军区的炮兵司令,上过朝鲜战场,也管炮兵作战

三人一建议,罗荣桓从善如流,立刻把万毅叫了,当着三人面和他谈话:

“万司令,中央大政已定,这次我们决定,你带着你的部队,马上去东北,十万火急,充当这次大军行动的急先锋为了抢,辎重武器能不带就不要带,轻装前进,度越快越好”

战争年代,谈话不罗嗦

布置的任务干脆利落

接受任务的人,不带谈条件的

万毅尽管有点意外,但之前已经听到乔向传达了中央的东北战略,枪杆子嘛,不听延安的,要你何用

他当即表态,掷地有声:

“报告罗司令,滨海支队前身就是东北军,比较熟悉东北的民情俗,但是许多年了,牺牲了不少,现在部队里绝大部分是山东人了,东北人只有一小半人,但不管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要赶到那里,成为咱们八路军落在那里的第一个棋子,司令放心,我一定坚决完成任务,不辱使命”

这样的表态,这样的胸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叶飞袁静 醉枕东都 爱你成瘾戒不掉 黑暗千年 飞璃圣境 修行从做一个好人开始 悠悠欲仙 诡门十三针 宇宙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