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六章 悲催的刺刀战(1/2)

炮火过后,大约三百多名日军开始向一团进攻了

趁着刚才一阵炮火的掩护,鬼子快推进了几十米,跑在最前面的已经接近山坡

许世友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急了

敌人一旦上山,与我部队混战在一起,那就麻烦了,后方的梯次攻击就会大受影响

乔向看他着急的样子,主动递过一支烟,示意他别急,他看得清楚着呢

杨华团在敌人的炮火过后,所有轻重火力都停止了开火,这是他的聪明打法

原先,鬼子很狡猾,分布很是松散,一旦没了山上火力的压制,他们的度明显快多了,心情也滋润多了,敢情还以为八路被皇军的炮火炸怕了

就这样,小鬼子三百多号人,快越过公路,准备上山

五挺九二式重机枪和几挺歪把子,在后面火力掩护着,一道道火舌射向林中

杨华都看着呢

他自己抽支烟,轻声告诉旁边的机枪手:

“你们给我歇着,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射击,子弹省着点”

第一排的投弹兵回头看看,团放松着呢,一个个默默地把手榴弹放在壕沟的土层上面,这样投完一个,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继续

最好的投弹兵,能投出十米的距离,不过那是极个别,普通的战士四五十米没问题,但是许世友给胶东部队定的规矩是,少于六十米的,别干投弹

重机枪的射击距离一般都在1500米以上,轻机枪800米左右

杨华这样的火力设置,还是很科的

轻重机枪射程远,精准度不高,但是火力强,威慑大,投弹手和他们并肩战斗,这一道火线杀伤力最强,尤其身在高处,优势比较明显

看看鬼子欢快地开始爬山了

100米

90米

80米

许世友的眼睛瞪大,杨华却安心着呢,此刻这里他是一线指挥员他望远镜里一直估摸着,看看差不多了,望远镜放到一边,举起了枪



一边喊着,手枪已经瞄准了一个最前面的鬼子,那丫应声倒下

哒哒哒

第一排的轻重机枪,第二梯队的步枪,刹那间一齐开火

一颗颗手榴弹凌空落下,此起彼伏,遍地开花

转眼间,平静的山林,瞬间变成了一座火山,上百颗手榴弹在鬼子们脚下齐声炸裂

枪声、炮声、爆炸声,声声惊心横飞的弹片,冲天的火光,连同浓密的硝烟与沙石泥土,一下子把鬼子的队伍和刚才凶横的气势给吞没了

许世友通过望远镜,看得爽啊,嘴里还不忘嘀咕一句,杨华这狗日的,还真狠

转眼间,几十名小鬼子的尸体横七竖八的倒下了,显然,如此的伤亡让他们始料未及,就在这犹豫间,杨华一看,机会来了

嘹亮激越的冲锋号一吹,埋伏在树林壕沟里的战士们立刻掀掉伪装,跃出掩体,高声叫喊着,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敌阵

一来刚才的一闷棍打得敌人有点晕,二来人家从上而下,气势上大大压过你,没辙,陪着近距离干

南北两侧的一团勇士们,在团的带领下,奋不顾身地扑向敌人小鬼子气势上先输了一回,见势不妙,立刻回缩,企图依托公路和两边的树丫作掩护进行火力阻拦

动作快的,嗖地掉头就跑,动作慢的,连刺刀还没来得及上,就端着个秃枪迎接八路军的刺杀啦

插一句,关于拼刺刀

影视剧里,经常看到小鬼子在拼刺刀前,都把子弹卸下了,很多人觉得不真实,因为觉得小日本很傻很天真,你看那八路军,一看不妙,一扣扳机,就把人给灭了

其实,历史上的原貌正是那样,两个原因,江湖说一下:

第一,日军《士兵操典》规定,拼刺刀前必须自卸子弹,很简单,因为步兵标准配置的三八大盖,穿透力强,弹丸初高,经常发生击穿对方后,继续连伤数人的现象,刺刀战中这一点是非常忌讳的;

第二,日军每天训练的标准刺杀姿势为一手握前护木,一手握枪托前面的弯曲一角,刺刀尖略与眉平,这样的好处是枪人一体,比较好地防护住了颈、胸、腹等身体重要部位,惟其如此,此拼杀中枪口不是朝着对方,而是朝向前上方的天空,这时候,你想想看,如果手去扣扳机,是不是很不方便,也很别扭;

第三,武士道精神是每一个鬼子的精神支柱,剑,刀,这些冷兵器时代的东东,日本人十分迷恋,为此,日军从上往下普遍认为打仗就是打仗,拼刺刀就是拼刺刀,如果在拼刺刀的时候偷偷开枪,把对手打死了,对他们来说是懦弱而无耻的

八路军不理这一茬,管你啥规定,不管黑猫白猫,干掉老鼠的就是好猫所以战场上这种事情也就屡见不鲜了,鬼子端着刺刀过来,我们甩手一枪,不和你玩

当然,实际情况同样表明,日本鬼子拼刺刀的技术,在当年确实无人能比,不信,这可不是江湖瞎说的,因为拼刺训练是日军兵的基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追捕甜心:大叔步步诱妻 [清穿]宫廷升级路 古墓新娘:千年不朽的玉面美人 洪荒:开局不周山,我成了替身 我的姐姐是傲娇 我家女帝你惹不起 帝国之纵横天下 萌宝来袭 这该死的变身 剑裂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