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引子

初中那会,班上有一个人,自称博览群书,写作文动不动某某说,某某人说,长篇大论的引用,真是不负博览群书的名头。

惹得语文老师对其青睐有加,另眼相看,并让他担任语文课代表。由于我经常不写作业,他很及时且兴奋地报告给老师。惹得我极为反感他。每次作文课,老师还要捧着他的作文,念给我们听。久而久之,听到有人说某某某说的引用词就条件反射,头疼不已。

导致了我的连锁反应,凡是引用太多和举例说明的文章,一看心里就闷得慌。

有人跟我讲,写东西不引经据典,既显得你没有文化韵,又没有说服力。偏偏有那么一类人,写东西老喜欢引经据典,动不动就说,谁说怎么怎么,谁又说怎么怎么,好像显得自己那么博学,那么高雅。本来一篇好好的短文,东一句搬人家的,西一句搬人家的。更加勇猛的,甚至最后从东到西都搬人家的。有点玛瑙珍珠银耳莲子八宝粥的意味,这不免让我怀疑:一、这票人是不是卖弄自己读了些书。二、这票人有些书。相同点:这票人都写不出只言片语来。我不得不引用老四的话说:这家伙肯定随时开着百度。

我想到引用的本意,应该是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吧。可惜,中国文化的模棱两可,和小人心态。也成就了歪理邪说。在我看来,某些成功,以至于很大一部分关于成功是不值得学习效仿地。比如一万个人在做同一件事,恰恰只有一个人成功了。他的成功,百分九十九的不是汗水。写成功秘笈流传,有一万个人去模仿,结果必然有不少失败的人。写这类书的人,我倒是认识几个,投机不作为,居心而侧,其出版物销售量只是比我好太多。

想必连孔子他老人家肯定说过:****你大爷诸如此类的脏话,只是没有写到纸上传到今天,如果他老人家一辈子只讲了《论语》上的话,岂不是活得太可怜了。如果真的是,我只能恭恭敬敬呈上一句话:啊,你真不是个人啊。

倘若哪位骂我,带上先贤说,想必效果极佳,威力非凡。不免会引来卫道士们的攻击:你算个什么东西,竟敢侮辱, 裸地侮辱圣人。我觉得圣人也是人,他有光辉的一面,必然有不光辉的许多面。

一个人最可悲的地方在于,死后却被人称作神,做一个泥偶。建一座庙,安坐中央。整天闻着香味,看着吃不到的贡品,还要替各色人办各种事,被人玷污,被人误会,被人矛盾。

一个博学的人,只能算得上一个好学生。为师,也只是一个照本宣科的点读机,离着高山,差的太远太远。一个人吃一顿饭,再慢也比消化的时间快好几倍。

每到年下,我父亲总会把不下蛋的母鸡连同公鸡们一起杀死。引用我老子的一言:吃我粮食不下蛋,留着它作甚。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鬼夫请你正经点 王婿 寄生帝国 相府庶女之吾兄妖孽 快穿之拯救人生赢家 豪门联姻 鬼师嬴华 官场隐身豪富 斗罗之神圣金龙 在忍界作死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