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的价码
在老家,待在老家的男孩子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必先要几百块红包委托媒人到别家提亲,少不了提亲的礼品。提亲的礼品一般都是点心,白酒和茶叶三样,档次却是极高的,少说也得上千,非农家人所消受的。
媒人收了红包,提着礼品会到适龄女子家中,去问女方的家长,这叫探路。如果女孩家长回答:孩子还小,抑或孩子大了,自己做不来主。意思就是不愿意,农村人都懂,自然知难而退。
如果女孩子的家长收下礼品,接下来就该男方的父亲,备一份大礼登门探望。目的是听人家口气,女方家长收下礼品就表示有戏,男孩必须乘热打铁,赶紧登门拜访,少不了孝敬的礼品。表面上是看望做客,实则为女方家长和女孩子相人。
男孩拜访后隔几天,必须邀请女方及其父母来自己家做客,实际是请人家看自己家的经济实力,土地和房子等等。这就跟请神一样,请一次人家婉拒,请第二次人家还是婉拒,请第三次人家还是婉拒的话,基本就玩完了。如果女孩子请一次就登门的话,显得不稳重,她必须婉拒。
看过满意以后,男方的父母就得委托媒人问价。明明是问人家要多少钱,却不能直接去人家家里。女方的父母要多少钱,会指派一个亲戚专门与媒人谈价,自己则避开。相互砍价,谈完价钱,最终敲定后,媒人回来告知男方,让赶紧筹钱。接下来就得谈实物,这回该女孩子登场了,要车要楼房…..怎一个多字了得呀。农村流行这样的话:三金一冒烟,三要三不要。三金者: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一冒烟以前指的摩托车,现今特指小汽车。三要:要房,要地,要钞票。三不要:不要和公婆一起生活,不要带孩子,不要干活。
价格谈妥后,男方家就要砸锅卖铁,七拼八凑到处借钱……等钱凑足了。媒人和男孩提着钱,用红纸包成大大的红包,这还不够,还要买上两瓶好酒,寓意结婚后天长地久。一并交予准岳父手中,准岳父又要推辞不收,必须准女婿双手捧上递第三次才假装很为难的收下,不等准女婿迈出门槛赶忙锁在箱子,晚上一遍遍的数。城里人叫“订婚”,乡下人叫“占亲”。大意无非就是,你家女儿我已经付过钱了,就等选个日子娶过门了。
最终经过一年的消耗期和考验期。这期间。每逢过节男孩必须准备大礼去看望岳父岳母,男孩子去远方务工的话,父亲代劳。
腊月,男方就可以和媒人提亲去。选好日子办喜事,就得照婚纱照,给新娘子买首饰衣服……花费极其巨大。还要给岳父送去一大笔钱,算作娘家给女儿陪嫁的嫁妆,去城里买一些家具和电器。成亲那天,装到车上,连同新媳妇一同拉来。
最后,花钱请好多车,办好多酒席,放好多爆竹,娶一个媳妇。结果欠好多外债,吵好多次架,老好多岁数。
一个买卖,非文明的不行,各个环节,男方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说话接物都得小心翼翼。就连新媳妇拉到家门口,还要给送亲的亲属下车费,才能将新媳妇抱回家。
在隔壁村确有其事,新娘子拉到大门口了,由于忙乎疏忽了。下车费给了五百,女方说不吉利,打道回府,一门亲事就这样拜拜了。
可是,现在农村里的男女比例失调越来越大,为了讨着媳妇,好多人无奈着朝它狂奔。
回家的火车上,有人说起彩礼,大家都围聚过来诉说。有人说他们那里现在娶一个媳妇,光彩礼和平时花费,少说也得三十万,众人苦不堪言。
有人说,自己也不想要那么高。可是,现在农村大多俩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嫁女儿不要高点,儿子也娶不上媳妇。
本章已完成!
弃少之君临天下
陛下又去掐桃花了
快穿之炮灰奇兵
签到百年我成为万古大帝
春风十里有娇兰
异闻录帝殒
回到大宋当皇帝
她们都是坏女人!
九界莲歌
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