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曹氏接驾(1/2)
胤禌喜欢船,向往着南方的风景,却始终没有好好观赏过南方的风景,也没有好好坐过船。
想着胤禌还心心念念着要看南方的琼花,说是从书中读来,江南的琼花描写的极美。
其实世上早已没有琼花了,扬州的琼花,早就随着当年金兵对扬州的掠夺而毁于一旦,而后来种上去的,不过是与琼花有几分相似的聚八仙。
不过,江南的琼花真不真,其实也没什么打紧。很多时候,真正令人向往的,不过是那些流光岁月,而不是那些风景。
像是后蜀主孟昶为花蕊夫人栽种的四十里芙蓉,秋日里该是怎样繁花似锦,遍地妖娆的胜景。
而真正令人难以忘怀的,并非四十里的芙蓉,而是孟昶和花蕊夫人的故事。
“若是胤禌在的话,该有多好啊!”珺瑶不由得感慨着。若是所在乎的人都能陪在身边,那该多好啊!终究只是美好的愿景。
人无长生,只有生生不息,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人不就是这样吗? 有人出生,有人死去。
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往往不由人。
“逝者已矣,别想这样多了。”胤禩拿了披风给珺瑶披上。天气是暖和起来了,不过站在船头却还是有几许凉意的。
十一弟的事情,他也同样很伤心,可再是伤心,却也于事无补。
谁也不想这样,却无力阻止。
“嗯。”珺瑶拢了拢披风。
四月初四日,康熙帝渡太湖时,有百姓奏称水东地方田地已无而钱粮尚存。地方官回奏及风浪冲坍,处处皆有。康熙帝说:朕不到江南,民间疾苦焉能知道。
十三日,康熙帝亲自祭奠明太祖陵,表示要察访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使世守祀事。
后来大学士等奏称,明亡已久,子孙湮没无闻,今虽查访亦难得实,便决定委派该地方佐贰官一员专司祀典,以时致祭。
同日,康熙帝还检阅了江宁驻防官兵。因江宁、苏州绿旗兵骑射较差的很多,决定拨督抚标兵一千零五十四名赴河标效力,凡骑射较差者令在河工效力。
十五日,康熙帝还命江南巡抚宋荤、江宁织造曹寅修明太祖陵,为明陵题“治隆唐宋”殿额。
珺瑶倒是也好好看了一番江南官员接驾的场景,繁华流淌,道不尽很富贵景象。
花钱如流水,便也是如此了吧!不过是一番接驾,圣驾来去匆匆,却要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
这样的接驾场景,甚至是比起《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场景还要宏大的多。
皇上对李煦和曹寅十分看重,而李家和曹家接驾也是十分尽心的。
珺瑶也见到了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纳兰容若的好友,康熙帝的宠臣。
都说曹寅在江宁织造上这些年,又管理些盐务,曹家很是富贵,接驾的事上才有这般场面。而流水一般花出去的钱财,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银钱花用在了皇上身上,而皇上也给了曹家赚钱的差事。
曹寅的嫡母曾在宫中照顾过皇上,皇上对曹寅母子都是很看重的,或者说是一种对家人的亲近。
皇室之中,真正的亲眷反而很难有深厚的亲情,因为争斗和算计都太多了。那么多的浮躁纷杂,脆弱的感情往往都没有喘息的空间。
反而是和没有血脉关系的人,反而更可能生出真正的情谊来。因为不同出于皇室,自然也少有利益要去争斗。
都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正因为同根所生,你能有希望得到额,我也同样。而你所想要的,也许也恰好就是我汲汲以求的。
若非同根所生,那么所想要的也就不会那么相似,甚至相同。
曹寅是个文质彬彬的人,看着就是个普通的夫子模样,倒像是哪个书院里走出来的教书先生。身上的文人气息很重,也显得很纯粹。
珺瑶看着,倒是有那么几许惊奇,还真的不像是皇上的宠臣。
不过也听闻曹寅的确是颇有才华,想来曹雪芹的才华也是家学渊源了。
曹家接驾的园子十分精致华美,小桥流水,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真正的江南风景,旖旎而绮丽。杏花烟雨缠缠绵绵,如烟似雾,独有一番韵味。
长长的垂柳枝条新绽了叶片,柔柔嫩嫩的。垂柳千丝万缕,如同女子青丝三尺。
如此江南,一如柳三变在《望海潮》中的描述,缠绵旖旎,繁华富贵,说不尽的绮丽风景,道不尽的浮华流淌。
难怪世人都说江南是个好地方,可不就是好地方嘛。自古以来交通四通八达,土地富饶,百姓多富庶。
曾几何时,扬州之地便是天下贸易的中心之地,最为繁华之所。
看过这样的江南,谁又能说是不美?
走在曹家接驾的园子里,仿佛步步都是美景,让人目不暇接。珺瑶缓缓的走着,一如走进红楼中的大观园。
并非处处都是富丽堂皇的,反而有不少处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艾若的红楼生活
和前男友一起穿到23年后
末世未来
小保安纵横都市
我成了龙妈
猎魔奇侠传
急红眼!京圈太子爷被甩后彻底沦陷
权路香途
剑啸轩辕
逆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