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太子大婚(1/2)
“是啊!晴岚也长大了呢!”珺瑶笑笑。她拿了一块点心慢悠悠的咬着,等待着太太后面的话。
“若是晴岚能入宫的话,对你也是很好的,毕竟你们姐妹也可以互相扶持。”太太轻轻拍着珺瑶的手,“若是能帮得上的地方,还希望你能多帮着晴岚些。”
“选秀的事情,我哪里有话的余地啊!即便我已经与八阿哥成亲,那也是我无法插手的事情,更何况我们还未成亲。”珺瑶叹息了一声。她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在选秀中帮上忙啊!
不过依着晴岚的品貌,也不至于在初选中就落选,至于之后,就不是寻常人可以帮忙的了,一切都只能是看晴岚自己的造化。
“你不是和阿哥们都熟悉吗?就和他们提一提晴岚。晴岚的相貌好,可这也要有人注意到,不然再好的相貌也没有用呢!”太太取过一边的画轴来递给珺瑶,珺瑶也就打开看了看。
是晴岚的画像,倒是花的很不错,不仅把晴岚的美貌描绘的淋漓尽致,甚至还多了些意境和仙气,衣袂飘飘,如同仙子临凡。这样一幅画,还当真是有些迷人的。
还稍微的把晴岚画的成熟了一点,毕竟晴岚还只是豆蔻年华,青涩的很,纵然容貌生来精致,可太过青涩了,也还是差了些韵味的。画的稍微成熟一点,也就更多了几许韵味。
她也知道太太的意思了,是希望她能把画像给阿哥们看一看,再些晴岚的好话,这样一来,也就会让人去关注晴岚了。可是这样去推销自家的妹妹,她总是觉得有些不好。
何况阿哥们可都不是没见过美人的,相反,是见过许多的美人。她即便去推销,他们也未必就会对晴岚有兴趣。
“你也不用觉得为难,就是有机会的时候稍微提上两句晴岚,也就行了。”
“若有机会,我会的。”珺瑶把画轴收了起来。她也不好断然拒绝,罢了,还是看情况吧!
太太也就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再多交代了,珺瑶也不是孩子了,做事也有自己的分寸呢!
了会儿话,紫茉也收拾好了珺瑶的东西,珺瑶也就告辞离开了,带走了晴岚的画像。
二月里,礼部议覆: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疏言,墨尔根地方两翼应各立学,设教官一员,新满洲诸佐领下每岁各选幼童一名,教习书义。
皇上同意了奏请。那些地方的化落后,亟待发展。《尼布楚条约》签订后,黑龙江地区开始进入和平安定、开发经济的新时期,化教育也得到了发展。
二月二十五日,宫里开始重修太和殿。皇上派遣官员告祭天地、宗庙和社稷,声势浩大。
三月底,著名封疆大吏李士桢病逝,也就是苏州织造处李煦的父亲。李煦在出任苏州织造之前做过畅春园的总管,倒是与皇族中不少人都熟识。
李士桢去世,京城倒是也有些人家派了家仆去吊唁。
明相府中和曹家有些渊源,连带着和李家也有些来往,倒是也让府里管事走一趟,珺瑶也是从耿瑛华那里听了一些事情。
曹家曾是当年英亲王家奴,和觉罗夫人那边有些关系。曹寅和纳兰性德又是好友,更近了一层。曹李两家在南方为官,又管着盐务,明相家里也是靠着盐务这方面赚钱,来往也就多了些。
四月,山西平阳府发生地震,房舍倒塌,人民损伤。皇上收到山西巡抚噶尔图奏报后,立即派遣司官星驰前往,察勘情况。去过灾区的人回来报告,灾区屋宇尽皆倾毁,人口多被伤毙,受灾甚重。
二十九日,朝廷决定派遣户部尚书马齐驰驿前往灾区,进一步了解情况,察明被灾地方本年应征钱粮,停止征收。此外,对于压死的人,每口给银二两,对于无力修房的百姓,每户给银一两。
五月初一日,马齐去灾区前,皇上谕示:你传谕巡抚噶尔图,平阳等处地震,房舍倒塌,人民死伤,他应当亲自在灾区设厂居住,救护受灾百姓,听候皇帝谕旨,不应当急急忙忙返回省城。另外,你到那里以后,要详察阅视灾情,要晓谕百姓,不可随意迁徙离散。
还有,地震之后,恐怕地方坏人,以及镇标兵丁借端抢夺,扰害百姓,因此,应传谕总兵官周复兴,亲自率领官兵,将受灾地区妥为保护。
对于受灾较重的平阳府洪洞县,皇上谕示马齐要和噶尔图亲身前往那里赈济,务使百姓均沾实惠。
初四日,康熙帝又谕示大学士等,指出噶尔图身为地方大吏,赈济灾区不能尽职尽责,工作未完就急忙返回省城,应严察议处。于是,吏部经过讨论,准备将噶尔图革职,交刑部处理。康熙帝最后决定同意革职,免交刑部。
五月中,有有关司署经过调查,得知京师地区八旗兵丁无房舍者有七千余人,便在城外按各旗方位,每旗各造屋二千间,无屋兵丁,每名给两间,不许买卖,兵丁死后没收入官。
八旗生计问题日益严重,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八旗内部贫富的分化,许多士兵陷入高利贷的罗网,月饷的一半以上要支付借款的利息,以至成年不得娶妻,死后没有葬地。至于八旗奴仆,绝大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槐树之下
家祖朱元璋
灵异案件调查组
爱不单行,首席盛爱无期!
亡夫,别这样
都市阵法师
王婿唐若雪叶凡
我七个姐姐国色天香
朕
和离后神医拽妃开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