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苇泽县城(1/2)
难得的休沐日——
确实很难得!如果是在京都,休沐十天一次,在苇泽关这里,一个月也只两次,因为官员太少,而事务太多。
出得门来,因为万福的马车跟着鱼儿去杀鹿了,这马车是从府中门房上叫的。长俭出来的时候,还拎着一个大食盒,说道:“郎君,这是府中大厨房刚出锅的羊肉包子,小的给您带上,路上垫垫。”
薛朗点点头,想起推广异人犁时见过的苇泽县令,突然想起自从穿越后,还未去过县城看看呢,干脆道:“长俭,今天我们去县城逛逛。”
“喏。”
县城距离苇泽关有一段距离,以路况和马车的速度,要走上约莫一个时辰左右。薛朗打开食盒,羊肉馅儿的包子还冒着热气,香气扑鼻。包子约莫有六七个,薛朗只吃了两个,剩下的让长俭和马夫两人分吃。
拉开马车厢的帘布,薛朗向外张望。这个时候的苇泽关,荒地比耕地多,人烟稀少,如果不是有驻军,只怕要更加的荒凉,比不得后世,但凡是块能种的地,都被开发出来,到处都可以见到人类活动的痕迹。
外面没什么看头,马车颠簸着难受,薛朗干脆懒散的瘫着,瘫着瘫着不知怎么就睡着了,等长俭把他从瞌睡里叫醒,已到苇泽县城的城门。看马夫给守城门的卫兵出示了东西,卫兵恭敬的行礼后就放马车进城。
进了城,让马车夫找地方停马车,薛朗带着长俭慢慢走——
说是县城,也只是比小镇大些,以及多了一道城门。小镇前后就两条街,县城更大了些,四条街,起码也翻了一倍不是。街边有人摆地摊,也有食肆酒楼,还有三三两两的百姓在购物。
比之小镇,勉强称得上街市了。不过自然比不上《清明上河图》里的景象,薛朗举目四望,不知长安的街市有没有《清明上河图》的热闹,听说长安的街市又宽又平坦,还真是蛮期待去看看的。
穿越到大唐,如果连长安都不去看看,那还真是白穿越一回!长安是薛朗心目中的宜居地。
信步在街上逛着,遇到感兴趣的铺面,也进去看看。这种小地方的店铺,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东西,多是卖些日常生活用得上的东西,还是便宜普通级别的。
生活物品上,公主府里的人都有给薛朗准备不说,还有马元良的娘子送来的,准备的还算充分。不充分也多是因为薛朗的不习惯引起的,不过他一个大男人,将就一下就好。薛朗这人就追求一口吃,其他的都能将就。
逛了一阵,薛朗买了一篮春笋;途经粮店的时候,还买了一袋店家刚到货的糯米和一小袋大米,不知味道如何。
“郎君,再往前就是卖牲畜的牛马市。”
“去看看。”
在古代,好的骏马那就是现代的名车,是许多古代男人的追求目标。薛朗虽然不好骑马,不过,不妨碍他去长长见识。
其实,在这样的乡下地方,是不可能会有名贵的马贩卖的。多是农村用得上毛驴、牛、羊、鸡、鸭、大鹅。
看见大鹅,想起烧鹅的美味儿,薛朗忍不住咽了口口水,果然应该在院里起上一个炉子,做烧鹅、烧鸭才方便。
心里这么想着,让长俭去买了两只,烧鹅做不成,做黄焖也行,总之,减少羊肉顿数,增加其他肉类方是长远之计。
就在牛马市的隔壁,有条小巷子,巷子里三三俩俩的蹲着些人,有大有小,女子多些,头上插着草标。
“郎君,此是人市,莫要随意搭话。”
长俭小声的提醒。薛朗点点头,看一眼巷子中头上插着草标的小女孩儿,心头的感觉复杂难言,希望红薯、土豆推广开后,出于无奈贩卖子女的能少些。
正打算走人,忽然从远处跑来一个少年郎,径直进小巷子里,就在巷子口寻了个空地蹲下,自己给自己头上插上草标。
少年衣衫褴褛,一身麻布衣,破破烂烂,几不蔽体,年纪约莫十七八的年纪,虽然面黄肌瘦,有些营养不良,但从眉眼间能看出五官底子极好,是个俊俏少年。
少年脸孔憋得通红,喊了一声:“本人识文习武,年轻力壮,愿自卖自身,与人为奴。”
识文习武……那不就是文武兼备的好少年?拥有这种知识文化水平的人,怎么会沦落到要卖身的地步?
薛朗心头好奇,正要遣长俭去看看,一个轻佻的声音已经从身后响起:“小郎要价几何?大爷我买了!”
薛朗回头,却是个白白胖胖的,穿着绸衣,一身员外打扮的中年胖子,一双绿豆般的眼睛,一瞬不瞬的望着少年郎,脸上的表情,垂涎欲滴。
胖子眼中几乎已看不见旁边,直接走过去,伸手就想摸少年郎的脸,色眯眯的笑问:“快说要价几何!”
少年郎脸一扭,“啪”一下拍开胖子的手:“我不卖与你!”
胖子嘿嘿笑道:“小郎儿,汝已陷卖身为奴之境况,尚能挑剔买家乎?大爷有钱,你想卖身,仅此而已,哪里这许多挑剔?快快说出价钱,大爷给你卖身钱,跟大爷回家过快活日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紫焰骄女
我开局震惊了女帝
诸天最强中间商
三国之成神征途
逆唐
名门新妻
三国之成神征途
论综艺咖的演员修养
豪门孽债:薄情老公太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