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面圣(1/2)
大唐武德五年,八月初一,吉,诸事皆宜。
李纲带着薛朗来到含元殿外,就有一个小黄门上前:“可是李尚书与薛咨议?”
李纲应道:“正是老夫。”
小黄门道:“圣人宣召,请二位觐见。请随奴婢来。”
“多谢公公。”
李纲带着薛朗,跟随在小黄门身后进入含元殿——
薛朗低着头跟在李纲身后,距离他三步远,时刻注意着李纲是否停住脚步。待他停住脚步,立即止步。就听李纲道:
“臣李纲见过圣人,圣人万安。”
立即也跟着行礼:“微臣薛朗拜见圣人,圣人万安。”
上头一道中气十足的男子声音道:“卿家平身。李卿且坐,随你进来的即是薛朗?”
李纲答道:“正是。”
薛朗立即道:“禀圣上,微臣薛朗于今年初春之日跋涉千里,归于大唐,蒙公主看中,聘于府中任职出仕。薛朗有从异国远道带来红薯、土豆两种种子,献予公主,公主睿智,信重薛朗,于苇泽关拨田试种。谁知一经试种,所播撒之种子,株株皆出芽儿,嫩芽皆成苗,生根芽,结出硕果,红薯亩产竟达二十石余,土豆亩产比红薯略多。如此丰产,实我中土大唐乃风水福地,圣上真命天子,受上天眷顾之佐证也。如此,方有我大唐风调雨顺,物产皆丰产之吉报也!吉报显现于世,得此祥瑞,敢不奏报圣人乎?因公主身居要职,不敢擅离,方命薛朗率队进京向圣人报喜!”
“好!平阳我儿有心,平阳与薛卿皆有功也!”
李渊的声音,掩饰不住的兴奋,语气颇为高昂。薛朗连忙道:“微臣不敢居功,此乃天命在唐,圣人万福之兆也。”
太子建成立即大声道:“圣人万福!”
群臣见状,也跟着恭贺:“圣人万福!”
“好好好,众卿家免礼。值此盛事,薛朗,红薯、土豆何在?呈上来让众卿家与朕同观,共享盛事。”
薛朗道:“装运红薯之车队,即停在宫门外,请圣人敕令,着士卒们抬进来。”
李渊颔,命小黄门出去宣召。不一会儿,就有军士两人抬一筐,一筐接一筐的把红薯抬进来——
含元殿是举行大朝和重要仪式的地方,地方颇为宽广,就是这么宽广的地方,二十余石的红薯,也摆满了殿中好大一块地方。
土豆因为种子少,只有一筐,不过,机智如薛朗,特意留了一颗土豆苗,根上结着的土豆,不管大小都没摘掉,连植株带根茎一起,装在一个木盒子里,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颗植株的产量——
一颗已然如此多,如果栽种一亩……产量几乎一目了然。虽略逊色于几乎堆成山的红薯,不过,也不差多少就是。
薛朗道:“禀圣人,这些就是红薯,一亩地所产之数。土豆因种子少之缘故,只种了半分土地,所得八十多斤,苇泽关留了十五斤做来年的种子,其余皆在此,请圣人过目。”
脚步声响起,圣人李渊直接从御座上下来,快步走过来,先看了小黄门手中的装着土豆的盒子,再去看筐里的红薯,也不管红薯上还沾着的泥土,直接拿起来观看。
这时,薛朗仗着身高才看清楚李渊的长相。李渊陛下穿着帝王的衮冕,一身庄重,与时下所有的中老年男性一样,李渊也留着一把美髯,胡须黝黑,唯有冠冕下露出的根才可见灰白之色,浓眉虎目,相貌堂堂,神态没有薛朗想象中的气势过人,反而颇为和蔼。
群臣也围了过来。一身冕服的太子李建成与已在朝中任职的秦王李世民也围了过来,皆目光灼灼的望着被围在正中的红薯——
土豆种子稀少,今年推广肯定指望不上,红薯这么多,或许能分到些种子。不知群臣打的是不是这个主意,有人出声问道:“薛咨议,敢问这红薯,一亩地需要多少斤做种?”
薛朗看问话的人穿着朱紫色的礼服,答道:“禀上官,红薯与土豆不同。第一年种植时,需用块茎做种,一亩地约需要十五斤左右的红薯做种子,第二年就可从当年的植株中截取强健、长得好的藤茎育苗做种,无需红薯块茎了。而土豆就只能用块茎育种育苗栽种。”
李渊问道:“薛卿,平阳之上疏上曾言道,红薯、土豆易于保存,置于地窖中,可保存至来年。李卿昨日奏报称薛卿知有一法,加工之后,能让红薯、土豆保存数年之久,可属实否?”
平阳公主的疏奏只重点奏报了现高产新作物,新作物产量有多少,详细的资料并未言明。李纲昨天回来连夜进宫向圣人做汇报,也不知怎么汇报的,不过,圣人问,薛朗照实回答就行!
于是,薛朗道:“禀圣人,关于此事,微臣已写就疏奏,正要呈于圣人,请圣人过目。只是……”
“只是何事?”
薛朗不好意思的道:“微臣长于异国,惯用白话写作,于我朝之文言写作并不精通,虽有公主指点,但无奈习惯已经养成,所写疏奏过于白话,恐伤圣人龙目……不如,微臣口头汇报一番可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球领主:我的侏罗纪公国
他以温柔为陷
吕少卿萧漪
泽夫人你缺个老公
蜀汉风云
决斗天地
天命神算
穿越空间之一品田园
缘夏恋秋
从零开始的问题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