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鱼与晒盐(3/6)
流民的乙总总长王义守现,其子薛强作为盾兵选中,随后全家人来到了赤凤堡,一家人才避免了冻饿街头而死的命运。“薛大富,我赤凤城也能开辟出晒盐场么?”李啸问道。“大人,当然可以,我看赤凤城北面海岸处,滩涂极多,若能规划出一大片盐场出来,可是源源不断的利润啊。”黑瘦的的薛大富,向李啸唾沫横飞地讲述开盐场前景。薛大富尤自滔滔不绝,李啸却陷了深思之中。与薛大富侧重于食盐的生产相比,李啸更多考虑以后食盐的销售。李啸看过一些明末的历史书,书是提过明末的盐引制度。明朝时期,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商人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这种盐引,每引一号,分前后两卷,盖印后从中间分成两份,后卷给商人的,叫“引纸”——盐引;前卷存根叫“引根”。商人凭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在明初之时,朝廷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又称开中法。开中之制系沿袭宋、元制度,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不过,现在已是明末之时,开中法早已成为历史陈迹,取而代之的是纲盐法。《明史?盐政议》中说道,纲盐法的大体内容为,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1个纲,每纲盐引为2万引,每引折盐3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银三两。以“圣德千古,皇风廓九围“命名,未入纲者,无权经营盐业。当然,这史书上的说法,是明朝中朝的价格与税率,与明朝末年相差很大,不足为据。但它说明了一点,朝廷现在直接把盐从官营专卖,变成了承包盐商专卖,官府只管收银子收税,然后指定盐商垄断官盐专卖权,并且该盐商的子孙可以世袭这种垄断权。官府再给这些盐商们划定区域运销食盐。那么,什么条件的盐商有资格卖盐呢?先,这个盐商要拿到窝单。所谓窝单,其实就是一件合法运销官盐的证明文件,一个大明政府颁的特许执照。窝单上会注明该盐商所取得的盐引数量以及运销区域。那些盐商们,通过各种门路,向朝廷的盐运司申请资格,然后交一笔保证金,再找人具保之后,就能拿到朝廷颁的窝单。有了这个东西,这个盐商就有了垄断专卖的权利,并且,这个窝单是可以子孙世袭,也可以象银子一样,用来买卖与交易。有了窝单以后,这名盐商就成了官方指定的食盐专卖商,拥有某块地域的垄断权。各盐商根据朝廷的指划,在各自的专卖区域内运销官盐,各盐商不得越界销售。也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鉴于该盐商的力量较小,不足以支撑起一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菩珠
梦回千寻屿
战神之路
穿书锦鲤修真日常
乡村小仙医
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
凰艳天下
十界主宰
超级巨星
超神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