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47、冤家(1/2)

孟小冬是第二个叫我“冤家”的人。

甜叫我“冤家”的时候,我尚血气方刚。而孟小冬叫我“冤家”的时候,我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是男人,就得有个男人样!

我大声大气地说:“我去找梁三爷。”

孟小冬慵懒的躺在上,默默地看着我微笑。

我走回边,含着她的耳垂说:“,蔷薇嫂子必须成为我们家的人。”

孟小冬似乎没听出我话里的含义,只是眉眼含春地点着头。

下了楼,看到美心手足无措的在厅转悠,我打了个招呼,顺手从桌子上拿了一个大苹果,狠狠的咬了一口下去。

“你们……”她言又止。

我含笑不语。

她的脸便红了起来,打量我一会说:“外面热,坐车的时候不要开空调。”

热还不开空调?我哭笑不得。

“是为你好。”她扭过脸去,轻轻叹了口气。

我已经是男人了!做了男人,原来的羞涩与迟疑似乎一扫而光,我伸手揽她过来,在她耳边轻声说:“谢谢嫂子!”

出门打的,直奔龙华梁氏宗祠。

要找梁三爷,唯一的地方就在宗祠里。

梁三爷仿佛与祠堂同呼吸共命运,只要一睁开眼,迈步就往祠堂走。他每天的日子都在祠堂度过,不管刮风下雨,阴晴月缺。

没有梁三爷,就不会有梁氏宗祠。梁氏宗祠没有他,就少了一道风景。

但凡是梁氏家族的事,一律拿到祠堂说。大到投资赚钱,小到家长里短。即便是婆媳不和,兄弟反目,祠堂的一句话,比法院的判决来得更有效。

梁三爷是祠堂的核心人物,只要他在,梁氏家族的人就好像有了主心骨。

而这一切,皆因梁三爷的背后有个做副市长的儿子。偏偏他的这个儿子又的无比的孝道,只要是梁三爷的主意,儿子都会不折不扣的予以执行。

梁松算得上是梁氏族谱里排得上号的人物了。纵观梁氏族谱,明清时代确实出过几个大官,现在祠堂里保留的一块匾,鎏金大字,笔走龙蛇,据说就是梁氏做过京官的先人墨宝。

到了近代,梁氏做官的不多,赚钱发财的却大把。

五十年代逃港时,梁氏青壮年几乎跑了一半。如今这些人在香港南洋各地混得风生水起。只有梁大地的爹,不但没混个样子出来,反而连名字都差点被梁三爷他们除去。

梁大地的爹混不出名堂,归根结底被梁三爷总结了:做人千万莫欺天!

梁大地的爹没本事欺天,却有胆量欺人。

当年他的苟且事被发现后,他只身一人扔了别人逃了港,剩下的人受不了族人白眼,只能一根白绫,了结余生。

发财的人最怕的就是当官的。钱没用到合适,买不来官。而官只要动动手指头,就能源源不断的来钱。

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告诉世人,世界上只要头戴一顶官帽,就能俯视所有有钱人。

梁松就是这样的官。严格来说,梁松是新梁氏宗祠里唯一在册的官,而且是个大官。放眼梁氏子弟,超过他的没有一个,能与他齐平的,估计尚在襁褓。他是龙头凤首一样的人物,是梁氏族人骄傲的本钱。

所谓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莫不如此。梁三爷成为梁氏宗祠举足轻重的人物,就是借着梁松的势。

我到梁氏宗祠时,梁三爷正在与几个老者喝茶。

&l; ='-:r'&g;&l;r&g;r_('r1');&l;/r&g;&l;/&g;

看到我来,他没有了过去的热,淡淡的示意我在一边坐了,问我:“想好了?”

我十分肯定地点头,认真地说:“我不能让三爷您失望。”

梁三爷自负地笑,眼光扫一眼喝茶的几个老头说:“你们说,这小子给松儿去开车,你们觉得如何?”

这几个老者当然都认得我。他们如梁三爷一样,也是睁开眼就必定来祠堂过一天的人。当孟小冬说要捐款一百万,我来祠堂的第一天就认识了他们,他们自然也认识了我。

几个老者互相对视了一下,其中一个直言不讳地说:“我觉得不合适。”

梁三爷眉头一跳,逼视着他问:“何以见得?”

老者就说,我是个外姓人,又是外地人。何况我这个人,惹出了梁大地大闹庆典会的闹剧,还有一点,老者迟迟疑疑的,半天没说出口。

梁三爷不高兴地说:“管他什么事?你说的,是不是小孟说的捐款?还有啊,大地这丢人现眼的货,与他有什么关系?”

老者就不语了,拿眼斜看了我几眼。

梁三爷挥挥手说:“正因为他不姓梁,又是外乡人,所以他给松儿开车,最合适不过。我们再没眼,总不能安排梁氏子弟去给松儿开车吧?”

老者们齐声说是,说现在这年头,当官的也不容易,最怕别人说闲话。如果让人说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逆天弃妃三小姐 最后一个继承人 武炼万界 呆萌小贼异世行 师道成圣 权少,惹火伤身 独宠傲娇王妃 神卦宠妃 爱上阴间小娇妻 超能小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