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谈判底线(1/3)
徐崇光听了陆承启的“高谈阔论”,开口劝谏道:“陛下,穷兵黩武,会让大顺万劫不复的啊!”陆承启突然笑了,说道:“徐卿说的话,一味的穷兵黩武也是不行的。朕算过这笔帐了,这次仅仅动用了几万军队,便耗费粮饷高达百万贯钱。要是再历时久一些,动用的军队再多一些,恐怕这个数还得往上加。朕讨要辽国百万贯钱,为的就是填回这个窟窿,你们可懂朕的苦心?”徐崇光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所虑,臣等也讨论过。可那辽国,恐怕拿不出这么多钱银来。”陆承启狡黠一笑,说道:“所以朕就说了,可以允许他们用牛羊马来换。这些契丹人也不傻,肯定不肯用马来换的。但是牛羊,他们多的是,自然会欣然同意。这样一来,我大顺也不算太吃亏,毕竟牛羊在辽国不值钱,在我大顺还是挺值钱的……”徐崇光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现长安城里面,一头牛价值十余贯,一头羊价值四五贯。若是在辽国,想必不会有这个价钱。”阁臣朱绪才也说道:“陛下此举,等同换来了我大顺奇缺的牲口,善政也。我大顺不缺耕牛,可耕牛的皮、筋、角,乃制造兵器的之物,我大顺早已将其设为禁榷物品。依臣看来,契丹人亦不可能用牛来换。羊的价值高,契丹人亦多养殖,或许会换之。”陆承启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制弓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古书中有详细记载制弓所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艺要求,其记载的“为弓取六材”的六种材料是:木干(包括柘、桑、橘、木瓜、荆、竹等),牛角,牛筋,胶(是用鹿、马、牛、鼠、鱼、犀这些动物的皮、骨、筋或者内脏熬成的胶水),丝和漆。对弓的制作工艺真是非常讲究,冬天做弓干,春天浸治角,夏天治筋,秋天把三者用丝、胶、漆合起来做成弓体,入冬后把弓体放置于弓匣之内以定其形,来年春天再装上弓弦检验,制作一张良弓前后达三个年头。这里面,用量最大的就是牛筋和牛角了。剩下的牛皮也很有用,一般会用来制作攻城器械,遮挡射来的箭镞。或者制成皮甲,也能有效抵挡箭镞。牛皮亦是制作靴子的重要材料,可以说一头牛不论是死的还是活的,用处都极大。《大顺律》里面有明文规定,“私宰耕牛者,罚百贯且处劳役。”若有耕牛自然死亡,会有当地县官,派出衙役核实,登记在册之后,取出皮、角、筋,才允许贩卖其肉。牛的价格不贵,可牛肉的价值一斤近贯钱,价格高得吓人,非大富之家不能吃得起。了解了一头牛的价值和潜在价值之后,陆承启也不认为契丹人会用耕牛来换了。那就是说,能换的,只有羊了。陆承启明白这点之后,便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