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入川(1/2)
驸马都尉郭暧红着眼睛踉跄上殿跪倒哭奏,:“臣父汾阳王郭子仪薨逝了。”说完是泣不成声。
德宗听了,从龙椅上站起,呆愣在那里,眼泪从眼眶中缓缓涌出,喃喃说道:“尚父啊,你怎能狠心抛下朕就这么走了?”
皇帝都哭了,大殿上的群臣顿时哭声一片。他们中间绝大多数是真心为家柱石的薨逝感到伤心,像卢杞这样个别的人也跟着哭,而且是嚎啕大哭,纯粹是碍于郭子仪的声望且当着皇帝的面卖力表演,声泪俱下的表示难过只是做给德宗看,实际上心里不仅不悲伤,反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因为他今后掌握中枢再也没有顾忌,可以更加有恃无恐的弄权了。
俱文珍哭着对德宗大声说道:“陛下节哀,人死不能复生,还要早些入土为安,汾阳王的后事还要办呀。”其大声说的目的,不仅是说给德宗,也是说给众朝臣。果然,众位大臣忍住哭声,一边拭泪一边等候德宗的旨意。
俱文珍递上丝帕给德宗,德宗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拟旨。尚父薨逝,朕心伤痛,停朝五日。在京官员,无论大小,俱到汾阳王府凭吊。礼部尚书与鸿胪寺卿主理,坟高可逾规增加一丈,丧仪所需,皆由户部支付。追赠太师,配飨先帝庙庭,陪葬建陵,谥号‘忠武’。”
……
郭子仪出殡之日,长安百姓自发素服相送,举城皆哀。德宗带着太子及诸位皇子,亲临安福门,看着郭子仪灵柩经过,泪相送。丧事完毕以后,又下旨令郭子仪长子郭曜承袭代公,实封二千户。
裴度也夹杂在自发送葬的人群之中,双眼红肿,他为大唐柱石的离世感到难过,也为大唐的未来而感到担心。
(旧唐书郭子仪传: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
………
李泌和绿云心沉痛地走在去往蜀川的上,他俩多想亲自送送郭子仪,看着他入土为安啊。但是,李泌不能感用事,一来他到汾阳王府不便让外人知道,不能让郭子仪一生的名声有一丝一毫的损害;二来,郭子仪的去世,藩镇必认为是去掉了绊脚石,用不了多久就可能会轻慢朝廷而有所动作,现在要加紧时间,把千疮百孔的局势尽量查漏补缺。所以,他必须离开,而且,选择在郭子仪昏睡中离开,心能够好受一些。李泌在长安城外等了三天,这三天就是为了不给绿云留下终生的疚和遗憾。悲伤过后,绿云不负郭子仪所托,毅然忍痛离开长安,保护李泌一入川。
过奉天,李泌悄悄地观察了浑瑊的驻守况,看着他已经在带领士卒一边修补奉天的城防,一边训练,感觉很满意,没有惊动他,默默前行。
一入蜀川,李泌就感觉出了不一样。以前张延赏任职的时候,与吐蕃的关系安全按照朝廷的要求,采取和好的政策,武备松弛,吐蕃人来去自由。因为和吐蕃达成了盟约,互不侵犯,所以就高枕无忧,士兵编制不足也没有招募,只有很少的士卒守护边城,而且边境管理松散,很多吐蕃商人可以随意携带武器的入境来做生意。但是,刚刚到任的韦皋改变了前任的做法,按编制补齐士卒,要求将领们每天带着士卒训练;加强了边境管理,对携带武器入境的吐蕃人一律要求他们把武器留在关外或由边关代为保管,出境时再发还;鼓励汉族商人主动到吐蕃境去做生意,费由州府补贴,买回马官府全部高价收。李泌一看到韦皋的新举措,心里感到很满意,不由得对绿云说道:“我看这新任节度使韦皋志气不小,此人很有野心啊。”
“先生如何得知?”绿云不解地问道。
“这韦皋修整武备是为了防范吐蕃,一旦吐蕃敢扰我大唐边境或入侵我领土,他提前训练的将士就可以随时派上用场了,让汉族商人到吐蕃境去做生意,买到我们需要的z马等商品,商人们赚了钱不说,还能刺探那边的军,如此一来,就能做到知己知彼,一旦开z,焉有不胜的道理。”
“如果真按先生分析的那样,韦皋大人来蜀川岂不就是为了备z而来。”
“这是韦皋自己的主意,吐蕃没有侵犯我大唐,陛下是绝对不会允许韦皋在蜀川擅自开启z端的,只要他敢私自用兵,陛下的诏书马上就会到达蜀川,他这个节度使也就做到头了。而且,我大唐部局势并不明朗,我还真怕这个韦皋冒险动兵。蜀川是我大唐的后院,所以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才可以呀。”
二人一边赶边考察着蜀川的军事、经济等各种况,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成都终于到了。
二人找了一家偏僻清静的栈,要了两间上房各自休息了一。第二天一早,李泌让绿云自先在栈等着,自己换好干净衣服要去节度府拜访韦皋。绿云不同意,为防止意外坚决要求同去。
在节度府门口,李泌递上自己的拜帖,在门口等待,回头再看绿云,已经不见踪迹,知道她必是不愿跟自己进府,先行躲开了,想她武功高强,也就不再管她。
不多会儿,韦皋亲自出门相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一人开始朝九晚五
桃花村那些事儿
无底线
一剑名南七
龙骑无双
刑罚
新离婚时代
签到从捕快开始类似
伯明翰的征服世界大冒险
柔情似水之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