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27章论道(2/3)

后,在京城的士大夫们厚颜无耻,纷纷投降敌国,毫无气节。他们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对故去皇帝的留恋。但是,反而当时在江南一带,亡国之后,许多士大夫,士子们激愤难平,誓死不从,很多人因此而自杀了。为什么反而是京城的士大夫对皇帝一点都不忠诚呢这是不是代表皇帝的统治也有问题呢”

“第二点,崇祯皇帝直到死也未迁都南京,他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迁都南京,为什么不迁都呢”

“第三点,金人与闯贼李自成都跟崇祯皇帝提出过要议和,但是,当时如此风雨飘摇,可崇祯皇帝始终都没有去议和这是为什么呢他完全可以先跟金人议和,然后先对付内贼啊”

“第四点,至始至终,没有调吴三桂回防。”

陈凌说完之后,面前的崇祯皇帝脸色很是难看。

他看向陈凌,道:“那么,你们的历史学家们后来得到了结论吗”

陈凌点点头,说道:“是有一些结论,但未必准确。这一点,我们要从崇祯皇帝的性格上来分析,我也希望能对皇上您有些帮助。”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在历史上,崇祯皇帝死前曾经说过几句话,第一句是臣误我,第二句是臣皆是该杀第三句是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是亡国之臣这三句话,其实倒也能对应您的性格,也就是,至始至终,您不觉得自己有错,您觉得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在他人身上。”

崇祯皇帝脸色更加难看了,但他没有说话。

陈凌便继续说道:“历史学家们发现,崇祯皇帝与大臣们之间的关系非常恶劣,在明朝的历史上,一共杀了四个大学士,而崇祯皇帝一人就杀了两个。另外,崇祯皇帝是不担责任的,他的每一项政令发出,差不多都是由大臣建议。然后政令若是效果好,那么这个功劳就是他本人的。若是出了差错,那么崇祯皇帝必要杀人。在历史上,崇祯皇帝曾经六下罪己诏,但每次罪己诏之后不久,崇祯皇帝就会杀人,找借口杀人。所以,长此以往,崇祯皇帝与大臣的关系就越来越差了。大家根本不会去提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

“兵部尚书陈新甲本来是按照皇帝的意思与金人议和,谁知道议和的消息最后传出,满朝大哗。后来,陈新甲被崇祯皇帝所杀。”

陈凌说道:“崇祯皇帝在位期间,换大学士五十人,兵部尚书换了十四人,杀死兵部尚书五人,杀死巡抚十一人。这样一个滥杀大臣的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能好吗然而,崇祯皇帝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错他真的没有错吗”

陈凌面前的崇祯皇帝,他的脸色本来很是难看,但这时候却是复杂起来。

人的性格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无论是逃亡南京,还是议和,至始至终,都没有办为什么呢历史学家们认为,也许不是这位皇帝格外的有气节,而是他拉不下脸来。每一朝都会有奸臣出现,比如大宋朝的蔡京,秦桧等等。只要是国难时,哪里会没有奸臣。奸臣会帮皇帝找台阶下啊但唯独崇祯皇帝一朝时,一个这样的奸臣都没有。”手机请访问:

第978章去见海兰珠

第978章去见海兰珠

陈凌继续说道:“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之所以崇祯皇帝不议和,不逃往南京,这些都不是因为崇祯皇帝气节很强。而是因为没有臣下提出,所以,崇祯皇帝自己是不好意思提出来的。”

这就像是在现代社会里一样,领导去下级单位视察,大家吃完饭后,领导自己肯定是不好意思主动提出要去洗桑拿的。

而且,下属提了出来,领导还要三推四推。

然后下属还要说,这个没事啊,不会有人知道的啊,我们这都准备好了,您还是去吧。最后领导才能半推半就,还要骂,哎呀你们这帮人啊,尽拉着我干些丢人的事情,真是拿你们没办法啊

在崇祯皇帝的事情上,无论是议和还是逃亡南京,这都是非常丢人的事情啊他身为国君,怎么可能主动来提这个事情呢

“之所以没人提,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崇祯皇帝一朝,连一个奸臣都没有”陈凌看向崇祯皇帝,他发出了这样的质问。

陈凌并不是要真的质问崇祯皇帝,他其实是不太关心这些问题的。只不过,他现在已经收了崇祯皇帝给的凤玉,那么他就要竭尽所能为崇祯皇帝解惑。

“为什么”崇祯皇帝忍不住问陈凌。

陈凌说道:“皇上,我只说我们大千世界上的那位崇祯皇帝,而且我说的也是历史学家的一些发现。如果跟你不对号,你也不要对号入座,就当是听听茶后谈资。”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

陈凌便说道:“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位皇帝爷,为他办事,办好了是皇帝的功劳。办砸了,那肯定是要挨板子的。大家都知道,如果有谁提出要逃都,好,那么崇祯皇帝就逃了。而等崇祯皇帝缓过神来,他一定会觉得这是奇耻大辱,一定会将那个建议逃都的人杀掉。如果谁提议议和,准了。等到之后,崇祯皇帝越想越不顺,肯定也会将其杀掉。”

崇祯皇帝的脸色那个复杂啊

陈凌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不死冥神 陆少谋妻:婚不由你 穿越四合院,捐献1200亿 女中医 守护甜心之冰雪蝶梦 妾本佳人:奈何太嚣张 一卡在手 雷武 重生之侯府嫡女 我在西游开创娱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