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忽悠(2/3)
一,统一后的德国必然会变得更强大,然而作为普通百姓,他们支持统一,不过看的是西德的各种福利与高收入。但统一后,情况反而变得更差了,东德百姓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科尔后来去东德视察,结果迎来的是无数西红柿、鸡蛋、颜料。
比勒费尔德埃姆尼德民意研究所在1991年6—7月间对2000名东西部公民就“德国人的相互感情”问题进行了调查,81%的西部公民认为“东部的工人和职员自进入竞争体制以来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他们觉得东部人缺乏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注重效率和效益,习惯于依赖政府救济和社会福利;而2/3的东部公民则认为“西部人对我们摆出一副新殖民征服者的派头”,更有92%的东部公民认为西部人只是把东部当作销售市场,还有约84%的东部公民觉得自己是“二等公民”。1991年3月在莱比锡的一次示威中,甚至有人举起了这样一条横幅:“1989:我们是别个民族。1991:我们是一个民族吗?”
在这种情况下,又导致了东德出现许多新纳粹分子……
这个乱哦,岂是文字能表达的。
“不会的,不会的。”默克尔紧张地搓着手。
“好,我就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你们东德产业有点不合理,商业、交通与服务业特别落后,工业部门产值又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计划经济里还看不出来什么危机,然而进入市场经济,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即便在工业部门中,你们东德强项无外乎是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和塑料,然而要命的是这些强项又恰恰是西德的强项。你认为你们东德这些产品能不能竞争过西德产品?别的不说,我只说样式……”李默拿出笔,随便地画了几款轿车的外观素描。
“同样的质量前提下,你认为你们东德的小轿车能不能卖得过这几款车子?”
“这是哪国的轿车?”
李默指了指他的大脑,是他“想”的。
但就是李默不拿出后来外观比较漂亮的车型刺激默克尔,东德轿车的外观也远不如日本车与西德车,甚至都不如美国车。
默克尔脸色变得凝重。
“也许我猜错了呢,不过若是我猜对了,到时候我会尽绵薄之力,帮助你们东德尽量走出困窘。”
“你?”
“我肯定不可能使你们东德一千六百多万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况且你们东德人均基数是如此的庞大……”
去年东德总量是1974.5亿美元,人均达到了11873美元,相当于中国的三十几倍。不过这是人均,而不是人均,当然,人均达到了这个数字,说明东德底子还是不错的,至少比中国底子好多了。那么想要帮助,实际也不难,只要将就业率解决了,东德就会迅速走出困窘。不过李默也清楚,他继续说道:“我一人肯定不行的,但能出多少力是多少力吧,而且你也不能小瞧我。”
李默指了指这几辆汽车外形的素描。
默克尔懂的。
“你什么时间来我们东德?”
“看吧,你们德国统一后,西德必须会对你们东德提供各种支援,若是能避免这种情况,我草率地进入你们德国,岂不是小看了你们德国人?若是到了明年年底,你们德国还不能完全融合,我便进入你们东德地区,能帮助多少是多少?”
“你真有这份好心?”
“说好心呢,有点夸张了,但在美国,有许多人称我为最佳合作者,确实,在这些技术上我占了你们东德的便宜,为什么不能适当的反哺呢?这也是我经商的宗旨,叫共赢,只有共赢,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合作者,生意才会越做越大。”
其实可不是这样。
德国统一后,西德政府之所以对东德进行种种改革,是将希望寄托在大量的私人投资上。
是有许多投资者过来察看了,然而各种情况让他们难以承受。
比如各个企业技术设备落后,放在中国是一个宝贝,但如何能放在西德投资商眼里。生态破坏严重,按照德国法律,由企业造成的污染必须由企业负责治理,还不知会不会赚钱呢,就要先支付一笔治污费……
各个企业就像现在中国的各个国企一样,人事超级臃肿,为了降低成木提高效益就必须大量裁员,而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金一部分要由企业负担。
许多企业产权关系不明,难以结算资产,又让投资者望而生畏。
国企了,工人都比较懒散,但这些工人又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德国统一,就必须得提高工资。活干得要少,工资要拿得多,那个老板能吃得消?
东部居民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了40年,缺少市场经济必备的素质。
等等……这些情况将各个投资迅速吓跑掉了。
西德苦逼的,只好不停地救助,仅1991年东部接受的官方财政援助就有1720亿马克,以至整个德国在这几年里,经济都停顿不前。
当然,熬过了前面十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逼婚99天,拒嫁优质前夫
宠妻上瘾
重生之妖神大帝
蜕变之战争大师
我与肖先生的故事
资源帝国
俘获极品女神,享受肆意人生
超维术士
最强特种兵(不断沉沦)
重生是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