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上海汽车风云(2/3)
对宋美龄说,继铁路和造船业后,公路交通是资本和技术最活跃的行业,巨头们都下场了!
“据说武汉那边也有人计划要建立汽车工厂。”宋子安有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是有这个计划,五斗拖拉机厂计划要制造汽车,只是后来计划变了。”
宋ml笑道。
想起五斗拖拉机厂这个名字和她的创始人就好笑,司徒南的前秘书何永元和这家拖拉机关系密切,也算是半个自己人。
“怎么不建汽车厂了?何家(何永元)不是没钱啊?五斗拖拉机厂也算是国内名牌,技术力量雄厚。”
宋子安好奇问,不明白为何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应该和军方研究什么项目吧!”宋美龄简单道。
她一说,宋子安就懂了,拖拉机军方,军用拖拉机不就是坦克么?在底特律参观的时候,他就知道汽车厂实际也是坦克厂和飞机厂,都离不开内燃发动机,只是功能侧重不同而已。
“这样也好,少了个竞争对手!”
宋子安笑了。
和家人相聚后,宋子安全身心投入到汽车工厂建设中,把在美国学到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汽车工厂里。
经过一个月调试,从福特汽车公司已经的第一条t型车总装线安装成功,从美国运回来的汽车零配件也运回上海。
工人也培训完毕。
1929年开年不久,上海汽车公司利用进口汽车零配件和本地国产零配件,组装出国产第一辆t型车。
这不是国产第一辆汽车,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拉开中国人真正进入汽车时代的序幕。而为它提供汽车零配件的国产零配件厂商中居然就有隔壁的大生公司。
准确滴说是大生汽车公司的兄弟公司大生织机公司,利用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经验和实力,大生织机公司摇身一变,变成一家先进的离合器制造商,为上海汽车大生汽车制造离合器。
还有从橡果国际公司发展而来的美华轮胎公司,也是国内汽车发展的受益者。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和汽车相关的产业都聚集在上海,汽车将成为铁路电气纺织后,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动力。
尽管起步比欧美国家要晚,欧美国家汽车工业已经快走完繁荣的二十年代了。
上海汽车公司对t型车敞开的丝车厢修改了一番,使之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变成封闭车厢,车厢空间更大,同时玻璃车窗设计又增添了汽车时髦。
本质上还是一辆t型车,连福特t型车万年不变的黑色涂装都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在美国已经是落后的车型,但在中国,人们刚进入汽车时代,没什么多要求,市面上汽车的种类寥寥,大多是昂贵的进口汽车,一款物美价廉的国产汽车正好填补了人们对汽车的渴望,也符合实业兴国鼓吹国货的社会风潮。
宋子安很聪明,在报纸上打广告,通过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时务报大公报一吹嘘,大家都以为这是国产的汽车。
宋子安取名为上海牌汽车,这个名字真没什么新意,连车标标志也是简单的“上海sh”。
“千元以下,中国人的汽车,你值得拥有!”
这宣传口号喊得响亮,武汉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市民忽然发现大街小巷上都是关于上海牌汽车的广告,广告投放力度之大,不亚于烟草广告。
上海汽车公司学习福特汽车的宣传手法,组织汽车队在全国大城市里“招摇过市”,让市民亲眼目睹国民汽车的风姿!
售价仅需1元法币,相当于大学教授的半年工资,这个价格非常具有竞争力。
当然图书馆管理员个大洋工资是买不起的,但不代表工薪阶层不想拥有一辆廉价的汽车,如果做到图书馆馆长就有能力购买一辆汽车了。
事实上,如果在上海,图书馆管理员的工资月薪已经上涨到2元了。
教师政府职员公司白领等中产阶级普遍月收入在5元以上。
我们无从比较历史上另一个面位的这些人群的生活水平怎样,但在这个面位,致公党统治区域内工商业发展迅速,创造出数千万个工作岗位,城市化进程曲线快速上升,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或者移民海外。
乐观估计,南方关税同盟区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快接近25%,相当于城市人口达到五六千万,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年代,社会居民的收入普遍增加。
而在历史的另一个面位,直到5年,人口城镇化都没超过1%!
可见这十年来,从两广到整个南方,致公党执政武汉也快走过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国家尽管整体四分五裂,但主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钢铁产量突破百万吨,能知道机车铁路轮船飞机大炮,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算是一个工业强国,和意大利处在伯仲之间。
当然,这种变化只有少数有心人体会得到,大部分人只是觉得日子好过多一点,工厂多了,城市发展了,日子远未能让他们满意。
如果在上海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透视狂兵
御龙天下
最强风暴
神霄之上
无限战场:十倍积分
秦时:七国的天下,我全都要!
外星系来的小白鼠
亿万老公,送上门!
我的未婚妻是主播
万灵灭魔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