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建设与火炮(3/3)
的只有二千多人,这里面还有五百人被军事组分走了——包括金三多训练的这二百多个武士。
一千多壮劳力看似不少,可是每天要伐木运输就分出了数百人,建好码头后从码头上运输物资又用掉不少人力资源。现在建设组的建设进度明显不足就是因为劳动力不够,靠生的还不知道要哪年才能凑齐,也只能喊着继续加大移民力度了。
事实上只要庐山号再次出海,建设组就能多出几百个劳力。可是随着地质组的人已经勘探出这附近储藏的富铁矿来,建设组自然更急了,农业组倒是可以用老幼妇孺进行一些简单的农垦种植活动——六月份的艾尔半岛种什么不行啊,还要四五个月天气才转冷呢,大部分作物的生周期也就一百多天。
庐山号在卸完货后,再次出海前往明朝沿海省份进行移民。同时拿上了各组需要的货物清单。这些货物五花八门,从种子牲畜到中成药中草药粮食乃至金属都有。很多都是到了这里后才想起的。庐山号的船上穿越众少了大半,不过多了二百多个正牌武士负责保卫这里的安全——这一次不少武士也想着接家人一起来,按他们想来自家已经是澳洲大名的谱代家臣了。家人怎么能不留在澳洲做人质呢。
因为港口只是粗粗建成,很多相关设备都没有,军工组的人员还是留在船上造枪造炮。没错。根据军工组的人员说火炮这种东西其实技术比步枪更简单的,尤其是搞出了合金钢的配方后。能够承受的膛压大大增强,也就不需要铁炮铜炮那么厚的管壁了。军工组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外销型的火炮——110毫米前装滑膛炮。为承受更高的膛压,这种火炮在视觉上也是呈现前细后粗型并且经过了完善的退火处理——反正现在庐山号上面有充沛的电力资源,可着劲造吧。
110毫米前装滑膛炮是采用铁芯铁磨具铸造,在降温的过程中使用了中心降温法——就是让本应该最后冷却的炮内壁先冷却,然后外壁向内壁会产生一个向内抓紧的力量,这样铸造出的火炮能承受更大的膛压,而且内伤和气孔少。金三多在这门火炮成功试射后,去摸了摸炮内壁,光滑如镜,不愧是现代工业内圆磨床磨出来的。
和明朝的红夷大炮动辄几千斤不同的是,这澳洲产的110毫米二十五倍径前装滑膛炮炮身重量只有120公斤在红夷大炮中属于小字辈了,但是都用黑火药能和那些几千斤的红夷大炮打的一样远——最大射程约10里,五公里左右,不过这是最大装药以及四十五度角的时候,战斗的时候打这么远已经没意义了而且这个距离打出去的炮弹也没有准头,所以战斗中两三公里甚至两三里的距离才是红夷大炮最能发挥威力的时候。
有了这合金钢铸造的大炮后,庐山号跑商的时候能拿出手的拳头产品又多了一样——肯据历史记载明朝政府对于好的火炮是从来不吝惜花钱的,这门炮少说要卖个两三千两银子吧,这可是上好的钢材铸造出来的。
作为现代人当然对这火炮的威力和设计不屑一顾——没有炮镜不说,连角度都不能轻松地随意调整——红夷大炮的设计中主要是通过装药的多少来调整射程的——可是明朝人能拿去当宝贝就是了,卖货不就是要这么做吗。
它的好处显而易见,在和最沉重的红夷大炮拥有相同的射程后,他的重量比最轻便的红夷大炮还要轻了一半以上——哪怕装上炮车120公斤的重量不论是畜力拖拽还是人力推动都很轻松。
“多多的造。不但要造这大钢炮,小钢炮也要造一些。”这就是金三多和商业决策组的意见。造炮越多,给庐山号穿越众带来的经验也就越多——澳洲以后也需要舰炮和岸防炮以及陆战火炮的,至于近期造出的炮,不论良莠自然做为高端商品卖给明朝。
这等红夷大炮级别的火炮其实是用来攻城的,可是明朝总是倒置——或者说明朝一直处于被攻击的状态,用这种红夷大炮守城事倍功半,不论是守城还是野战反而不如轻便的小炮效果好。
军工组研究了一下明朝的火炮史料后,又去开发一种口径六十毫米十五倍径的霰弹炮了——在军工组看来,虎尊炮什么的只有几十米的有效杀伤距离实在是太可笑了——110毫米前装滑膛炮打散子炮弹的距离能将这个数字加大十倍,不过这毕竟不是专业的散弹炮,覆盖范围有限。虽然现在军工组还没能力造高爆开花弹——这个需要高性能的弹簧钢,可是能让散子打出一两百米还能破甲的火炮还是能做到的——弓箭可射不了这么远。(。)
本章已完成!
西游黑熊,菩萨传我长生法
婚不胜防
大腿带带我
送葬人
被甩1001次:邪少靠边站
道长光芒万丈[穿书]
暗体
武神噬天
守护甜心之蝶舞雪落
西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