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文轻武(1/6)

[正文]重文轻武

------------

上次的一个问题,这里交代一下。

有关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节度使与藩镇割据

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置的地方军政最高长官。因受职时由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意为节制调度。唐代节度使渊源於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持节都督出征时是一军统帅,屯驻时是军区首脑,对所统将领及州郡长吏都有节制以至生杀之权。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镟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 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 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景云二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至开元、天宝年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岭南、剑南共为十镇,成为固定军区,各有受其统属之州、军、镇、 城、守捉。节度使例兼管内调度军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营田使。天宝後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二至三镇,多者达四镇,造成外 重内轻之势,酿成安史之乱。

安史乱起,唐廷为了平叛,内地相继设置节镇,增至二十馀道。节度使僚属,都由节度使辟,所属州县长吏,实际亦听命於节镇。地方财政送使(即将中央政fu直接控制的各州赋税的一部分输送於节度使)部分常占最大份额。内地节度使辖区虽是藩卫朝廷的军镇,往往也对朝廷持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

唐末节度使林立,拥兵自重,互相兼并,相继出现五代十国,其境内节度使亦多跋扈。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全国後,继承周世宗柴荣政策,加强中央集权,逐步削夺节度使之军、政、财权。宋太宗赵灵又诏令所有节度使属下的支郡都直属中央,以朝臣赴本州治理政事。此後,节度使成为加授的荣誉职衔。

辽、金分别於大州或节镇诸州置节度使,掌管军民两政。元代废。

来源

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节度使有节制调度之意。东汉安帝永初二年(108),梁懂受命主持西方军事,为任命为诸军节度使,这是节度使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出现。东汉末年,农民起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寻道少年都市行 重生:从包沙场开始崛起 一念成瘾:傅少的心尖宠妻 当不上帝皇侠的我在美漫当司机 我自蛮荒来 魔剑录 白月光攻略成功后修罗场了 穿成炮灰后我掰弯了反派总裁 我自蛮荒来 鸿蒙霸体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