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大城中村改造工程(2/3)
照时间,分门别类,政策领导变更,股票市场,地产,互联网,大新闻,城市发展规划,国际油价,……
足足写了好几页纸。
趁着周末的功夫,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折腾了两天,总算确保都能记住,然后把所有记载着秘密的宣纸窝成一团,浇上水,揉了个稀巴烂,分为几次从马桶里冲到了下水道,就是神仙来了都没法复原。
高中剩下的一年的时间里,赵泽君给自己定了两个必须实现的目标。
第一,尽可能的积累原始资金,为将来做准备,越多越好。
十年内几个大热门行业,任何一个在初期都是烧钱,如果马芸没有在2000年拿到孙正义两千万美金的投资,就没有后来火遍全国的淘宝。
第二,考上省会东南科技大学!
上大学不仅是为了父母的心愿,同时,对于自己的重生规划也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其实还有一个次要目标,能实现最好,真不行也不着急。
为自己,为这个家,找一条后路。
赵泽君很清醒,穿越者的优势是先知,而不是全能。
在个人能力上,自己还是那个三十多岁的小公司经理,比目前的同龄人肯定强,在普通人中也许算是厉害的。
可如果有朝一日,去商海里搏杀,真的是那些饱经沧桑的大鳄的对手吗?
不一定。
别的不说,现在的自己,哪怕有两千万美金,也未必就比马芸做得更好。
能力和经验是需要磨练的,上辈子的自己,受到平台制约,眼光格局能力都有限。这辈子,要在赚钱的过程中,不断的磨砺自己。
再退一步说,自己能穿到这个世界,谁能保证,有朝一日就不会重新穿回去?或者穿到其它世界,艾泽拉斯之类的……
真到了那一天,这个世界的亲人们怎办?
自己必须留下点什么。
所以,最好可以为将来安排一条退路,就算做不出一番大事业,至少全家可以安安稳稳的过小日子,不为钱发愁。
赵泽君在厕所里憋了半天不出来,老妈周娅隔着门问:“儿子你没事吧?是不是马桶又没水了?”
这句话似曾相熟,让赵泽君想到电影《功夫》里酱爆满头泡沫,抬起头一脸痴傻的问‘老板娘,怎么没水了呢’的画面。
笑了笑,说:“没事,我就好了。”
家里住五楼,用的水都是二次供水,老楼水压不够,经常导致停水。
“这破房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拆。”老妈在客厅嘀咕。
赵泽君冲水出厕所,不经意的说‘估计就这一两年吧’,一边说,一边走到窗口,望着楼下的不远处的一大片城中村。
城中村官方名称叫做‘高岗村’,大概有近两千户人家,最初是城市扩建农民的城改房,80年代又成了几家大型国企的职工居住区。后来大批国企倒闭,职工下岗,高岗村很快的就衰败了下来,变成宜江市最大的一处城中村。
站在高处看下去,高岗村黑乎乎的一片,到处都是杂乱无章的棚户小平房和乱搭乱建,就像是长在城市肌体上的一块伤疤。
定下的两个高中阶段目标,第一个,就着落在脚下这片城中村!
那个暂时可有可无的退路,同样和城中村有关。
拆迁!
2001年房地产还没有火起来,宜江市的房价均价不到1300,靠着拆迁一夜暴富的情况几乎没有。
几乎没有,并不是完全没有,高岗村就是个例外!
2001年,宜江市调来一位很有魄力的新市长,以强硬的态度和手腕,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系列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的政策,最标志性的一项,就是城中村改造。
高岗村是首批重点示范工程,各级政府执行力度非常大,一方面实行铁腕政策,另一方面,给出了极其优渥的拆迁补偿条件。
原来所有人都认为难度很大的拆迁工程,前后不到三个月,就完成了居民补偿和搬迁。
拆迁的除了楼下的高岗村,还有包括赵泽君家在内的附近几栋旧楼。赵泽君家还当了一个月的‘钉子户’,因此他对于拆迁过程以及拆迁办的补偿底线一清二楚!
高岗村拆迁中,一批人暴富。最多的一家拆迁户,足足分了12套商品房,外加一笔不菲的补偿金!
一个中产阶级,靠着辛苦劳动,一辈子也赚不到12套房!
另外,赵泽君还很清楚的记得,拆迁工作刚进行到一半,就出现了几个‘神秘人士’,用当时的房屋均价,从拆迁户手里收购未来的回迁房。
等于用02年的房价,买05年的房子。
有这么一批神秘人士存在,拆迁户又多出一个选择:可以把未来的产权变现。
直到很多年之后,高岗村的拆迁工作还被市里作为惠民工程、高效拆迁的典型宣传。
拆迁公告是在2002年6月上旬,高考结束第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葫芦里都是宝贝
鬼猫三岁
驱尸赶鬼纵横美漫
我是个丧尸
我的缅北往事
束天记
我在洪荒当食神
晚年大帝,我能进入洪荒世界
异世妖姬
娘子后宫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