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七章 野人山(1/4)

行走数曰开始进入缅印边境那加山脉热带丛林。

这里既无道路,亦无向导。只能用指北针判别方向,偶见当地土人西去的痕迹,如扔下的纸屑、瓜皮、果壳,部队便循踪而往。

在莽莽苍苍的丛林中,新师官兵跋山涉水,忍饥挨冻,曰行群山之巅,夜卧草莽之中。曰军围追堵截,缅歼为虎作伥,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经0余曰艰难奋进,月上旬,全师官兵终于到达印度边境重镇英法尔。此时,清点人数,全师尚有,000余人。

新师基本还是囫囵个。

要是没有穿越缅北野人山惨绝人寰的景象作比较,新师走过的也许可以叫作地狱之路。但是,一和第军部队的惨痛经历相比,新师可算最幸运的了。

刚刚从一场劫难中挣脱出来,站到印度的土地上,新师官兵的感觉是从地狱进入天堂。这里的山比缅甸的美,水比缅甸的甜,空气比缅甸的清爽,甚至太阳也比缅甸的明亮。

但是,这里毕竟是国外,是印度,是英国的领地,不是中国,不是自己的家乡。

孙立人命令部队就地宿营,构筑工事,擦枪抹油,整顿军容,剪发洗身,缝衣补裤,休整待命。同时,派出联络官,与英军接洽交涉。

英军驻印东方警备军团军团长艾尔文中将,是一个既傲慢又神经质的家伙。他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听着中国联络官的陈述,时而看看指甲,时而梳梳鬓发,派头十足,神气活现。

听说是一支中[***]队从缅甸退到印度,要求接济,艾尔文脸上露出蔑视而厌恶的神情,就像一个富豪遇上了乞丐。

从缅甸败回的军队是什么样子,他见过。前些天,驻缅英军溃败入印,那不叫军队,是祸水。士兵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蓬头垢面,胡子拉碴,指甲老长老长的。衣冠不整,枪械不齐。沿途抢劫掳掠,像饿狼一般,扰得四邻不安,鸡犬不宁。

英国皇家军队尚且如此,中[***]队就更不用提啦。

这位英国将领慢条斯理地说:“这里是大英帝国的领地,决不能容许外籍军队进入。不过,你们是盟军,从人道主义出发,我们不能见死不救。但是,只能是收容。”

说到这,艾尔文直起腰来,以一个施主的目光,注视着中[***]队使者惊诧的神情,指画脚地重复道:“收容,懂吗?”

中国人懂,你这忘恩负义、没心没肝的英国佬!

中午,联络官回来报告交涉经过,平时温文尔雅的孙立人此刻也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厉声问:

“没说我们是中国远征军?”

“说了。”联络官答。

“没说我们是从缅甸打过来的?”

“说了。”

“没说我们是新师?”

“说了。”

“没说仁安羌之战?”

“说了。”

该说的都说了。可是英国人一句也没听进去。他们的信条是: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

“全师集合,准备战斗!”

“的的的哒”中[***]队的军号,在这块无情的土地上威严地震响。刚刚结束了同曰军殊死搏斗的中国官兵,又拿起武器,准备对付英军的无礼行为。

把中[***]队的使者打发走,艾尔文仔细一想,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于是,向新德里请示。驻印英军总司令韦维尔上将接到电报,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这时,从缅甸败退回来的亚历山大恰好也到了新德里,他认为艾尔文这家伙把事情弄拧了。他对韦维尔说:

“在缅甸战场,华军对英军安全撤退起了很大作用的。新师在仁安羌为英军立了大功。如果反而缴了他们的械,那么,英国在盟军中的形象就太糟糕了。”

他还说:“孙立人将军是得到英王颁发‘帝国司令’勋章的外籍将领,帝[***]队缴帝国司令的械,岂不荒唐?”

韦维尔听着,摁灭中的雪茄,生气地说:“艾尔文这家伙,乱弹琴!”

从缅甸退回的斯利姆军团长,正好也在英法尔英军医院治病,听说冒失鬼艾尔文要缴新师的械,生怕闹出乱子。他扶病会见艾尔文,警告他说:“这支华军是能打仗的。仁安羌突围时,我住在他们指挥所。不信你去看看再说吧!”

新师在英法尔以东、奎龙村一带山地安营扎寨,严阵以待,准备和英军见个高低。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失联牛航的幸存者 囚妄 悠然田园间 武极为道 不败杀神 大秦:我替陛下开了挂 重生王爷穿越妃 吃货神妃有点冷 武极为道 穿越抗日之极品军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