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染青笺(1/2)
思绪纷纭间,秦素悄然举步,行至窗前站定,望着窗外那深碧凝翠的一树银杏出神。>
蓦地,一个念头飞快地划过了脑海。>
秦素瞬间挺直了脊背。>
她好像……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那一刻,她的掌心再度汗湿。>
她忽然记起,何敬严的长姊做了杜骁骑的妾室,而何家与汉安乡侯范家,却又极为交好。>
这怎么可能?>
杜骁骑与汉安乡侯积怨已久,汉安乡侯范氏虽不是冠族,却也是根深蒂固的士族,又有爵位在身,杜骁骑一时间也奈何不得他们。>
而何敬严一手攀着杜家,一手拉着汉安乡侯,居然也能左右逢源?>
以杜骁骑那睚眦必报的性子,这是绝不可能发生之事。>
秦素敛眉沉思,片刻后,眸中一亮,复又转作讥诮。>
看起来,何家被灭,还真是咎由自取。>
身为杜骁骑的妾室,何敬严的长姊当年若非立了那件“大功”,只怕她亲生的儿子也难有出头之日。而她的母族——何家,对这位何家嫡长女所做的事,肯定亦是知情的,甚至很可能还以此为由拿捏住了杜骁骑。>
而就算捏住了杜骁骑的把柄,何家想必亦是时时自危,这才与汉安乡侯日渐亲密,给自己寻了个靠山,以便将来在需要时,依靠汉安乡侯扛过杜骁骑的怒火。>
只可惜,依前世的局面来看,汉安乡侯范家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还真是难说的很。>
秦素轻轻吁了一口气。>
此前她安排下的种种,不过是为了扼住何家的咽喉。而如今看来,她的安排,再一次地歪打正着了。>
从某种程度而言,现在的秦素,已经成了坚定的太子一系。故,在条件允许可的情况下,她亦会尽一切可能帮助太子背后的最大助力--桓氏。而桓氏与杜氏的关系向来不睦,到最后甚至是不死不休之局。>
于是,秦素谋算杜氏,便等于同帮助了桓氏,亦是变相地帮助了太子。>
秦素相信,只要谋划得当,将杜家从内部击垮,那么,待到中元十六年桓氏回归朝堂时,便可以少去一个敌手。>
一念及此,她的眉尖已是微微蹙起。>
说起来,桓氏最后覆灭的原因,她并不十分清楚。>
彼时的她初回陈国,身在禁宫,消息本就闭塞,且还要时刻顾着自己的一条小命儿,并无余暇去管旁人是死是活,除了桓子澄那一曲《长清》,她对桓氏覆灭的因果,半点不知。>
怅怅地叹了口气,秦素抬起了头。>
窗前的翠叶剪碎碧空、筛下阳光,洒洒然抖动着满树的扇叶儿,将夏日的凉风送进屋中。>
秦素伸出手去,扶上了窗棂。>
有时候,她会希望自己能够变成一棵树、一株花、一叶草,不去管人世间起落穷通,只静默于原地,看朝升暮落,自在逍遥。>
她自嘲地咧了咧嘴角。>
这不过是她的美梦罢了,而在现实中,她却不得不耗尽一切心神,去应对眼前越来越复杂的局面。>
中元十七年,此乃秦素所知大事的终点。>
离开了隐堂所在的那处秘地,她便成了辗转于赵国各权贵府邸的暗桩,对陈国的事情所知极少。>
亦即是说,她必须先行令秦家扛过中元十五年的灭门之祸,再于中元十七年之前,找出布局秦家的“那个人”,找出那个神秘的皇子,借助当今太子之力,将所有对手全部击溃。>
时间委实紧迫得很,所幸的是,秦素的布局几乎全中靶心,至少,洛嫔与太子殿下“偶遇”之局,已经被她先期破去。>
这般想着,她终于松开了紧蹙的眉头,长出了一口气。>
算算日子,太子殿下很快便要离开上京了,而秦素这里行动仍旧不是很方便,并不宜于频繁出入那条秘径。>
好在卢商雪那里目前尚是无事,至于那个身患隐疾的江八娘,秦素原本并不想去管的,如今却已然改了个方向。这个颇有心机的庶女,她想先留在手上,说不得什么时候便能派上用场。>
在窗边略站了一会,秦素忽然想起一事来,遂向椅子上坐了,换过个慵懒的腔调,漫声唤道:“来人。”>
一直守在帘外的阿梅立刻掀帘而入,屈膝道:“女郎有何吩咐。”>
秦素一手支颐,略有些倾斜地坐着,半边身子落下了几缕淡淡的阳光,漫不经心地道:“这几日我叫你们将每晚的剩茶留下,储在瓮里予我浇花,这时候我便要用着了,你去将那一小瓮陈茶拿来罢。另,叫阿桑进来替我磨一池子墨,再叫个小鬟,去厨房取些盐来。”>
这吩咐极古怪,不过阿梅她们早便惯了,闻言也不疑有他,应了一声便去了外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闪婚独宠
那小子真坏
终极一班:我是孤单戈
可爱的天真
寻花问柳
最强空间:邪王的佣兵妃
女配自救之路
异常穿越调查员
温血动物
宝玉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