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梁国的税率

梁国的税率在其他国家里算是不高不低,庆景帝算是比较注意减轻百姓赋税的贤明君主了,虽说这些年更喜欢把精力放在修养身心和兴修佛寺上,可政务一直也没落下。从前成文帝时期,规定百姓的赋税无论是哪里,都要缴纳五税一的银子,导致各地民不聊生,国库的银子倒是十分庞大,可是民心早就没有了,这才有了庆景帝平叛乱,定乾坤的这回事。到了庆景帝当政这十多年里,规定百姓每年缴纳十五税一的田租,就是把收获的十五分之一上交给官府,有的地方因为土地极为贫瘠,甚至免去田租的一半,庆景帝十分注重吸取成文帝的教训,所以这民心方面,向来做的还不错。上官重璟向坐在下面的大臣道:“钦天监昨日来报,说是今年天气多变,即将有长时间的暴雨,再过一段时日就是百姓丰收的时节,可天有不测,若是真如钦天监所说,百姓的赋税应该提前有所调整,不然将导致各地人心浮动。”坐在后面的一个大臣出列道:“如果今年百姓粮食丰收,那么税率不变,若是遇到恶劣天气等因素,税率不若降为三十税一,颗粒无收的穷困之地直接免去田租,官府开仓救济,这样一来,民心定会大幅提升,也免得有人趁乱从灾荒中获取暴利,以稳定天下。”吏部尚书欧阳翎道:“万万不可减这么多,张大人你是老糊涂了不成!税率不能轻易变化,况且现在只是钦天监预测,过早降低赋税更为不妥。”“王爷,我梁国的税率在列国之中已经是相对较低,如果再降的话,国库的收益必然会下降一段时间,而军队的费用和储备赈灾之费需要提前做好记录,这些支出是万不可以有分毫马虎,多多益善啊。”户部尚书许行道。“是啊,王爷,这税率降下去,百姓定会乐见其成,可是再想涨上来必然会有流言蜚语,因为百姓们会觉得越低越好,恢复到原来的税率可能也会不满意,这也会导致人心浮动,不能大意。”“臣觉得李大人这话有道理,上地分给七口之家,中地给六口之家,下地给五口之家,而家七口者出力役三人,家六口者两家共出力役五人,家五口者出力役二人,我朝向来如此平摊赋税,如果突然变更,那才是不利于发展。”“徐大人如何认为?”上官重璟看向坐在偏前的徐岩书之子右副相徐提,询问道。徐提摸了摸胡子缓缓说道:“王爷这个减轻赋税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不可减得太多,由十五税一减到三十税一这一点不妥,若是天灾,只需减到二十税一即可,梁国百姓在四国中算是多的,这样减也是不会太过影响户部财政,至于田租,该因地制宜,派专门官吏监督,实地调查情况。”上官重璟沉吟道:“徐大人说得有理,越是国家逢天灾之时,越会出现巧立名目或预征等方式以榨取田赋收入的地方官员,欧阳大人,你给本王的官吏表单上,可有什么执法严明又清廉的大臣人选?说来听听。”“王爷,秋闱在即,何不到时派一些新进官吏前去调查,当然,也需要清廉且有经验的官员一同前往,也好展示梁国任用人才不分年龄和经验,有才能者居上。”“就依欧阳大人所说。今年秋闱考官的人选暂定为吏部尚书欧阳翎,尚书令贺道,大学士王孝伯和中书令纳兰德。诸位可还有什么异议?”大学士王孝伯是整个梁国公认的至孝至洁之人,学富五车自是不必说,贺道又是上官重璟看好的官员,品质自然也是没问题,欧阳翎虽然是八大世家之一欧阳世家,可也是明辨是非之辈,之前反对上官重璟封摄政王之事也只是出于性格倔强,在看到上官重璟一心为民着想,这才慢慢放下心中的教条。上官重璟将每日早朝“搬到”摄政王府里,一来可以免去有些心怀不轨之人的流言,二来处理政事也相对方便一些,只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在议政殿议事,已快到江南的庆景帝收到上官重璟这个提议奏折后,在行宫里对安瑾公公笑道:“你瞧瞧,这个孩子还真是谨慎,用用朕的议政殿还想这么多,真是太拘谨了!”安公公在一旁拿着拂尘跟着笑道:“皇上,摄政王殿下这是对您有着敬畏之心呐!这才只在月初和月中在议政殿议事。”“嗯,朕知道这孩子没有野心,你瞧瞧,连用个宫殿还和朕特意避开,这是怕引来非议啊,监个国,又不是让他造反,这至于么。不过,朕可就是要锻炼锻炼他这野心,将来”庆景帝不说话了,只是笑着转移话题:“这政务处理的甚合朕意,不错!”安公公见庆景帝面露喜色,自然也在一旁陪着笑,不过听到“造反”这两个字,这心里还是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皇上还真是什么话都能说得出口,落在奴才耳朵里可就是大事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重生:青葱岁月 穿越兽世之:兽夫们太宠 海兰萨领主 花娘 苦境:从刀戟戡魔开始 穿越仙岛湖之拐个大夫来种田 总裁的冒牌未婚妻 我的特效时代 年华易老:我们不散 总裁的假面爱人